当叔本华遇见梵·高,哲学与绘画竟碰撞出共通的生命火花
“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这就是太阳。”
“我让提炼的或混合的铬黄在从淡蓝到深青色调不一样的背景上,迸发出燃烧着的火焰。”
“这是爱的最强光。”
昨天在上海举办的学习读书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以梵·高的三句话作为开场白,讲述了哲人叔本华与画家梵·高这两位天才的哲学邂逅。
可是,1860年叔本华去世的时候,梵·高刚7岁,两人的生活并没有任何交集。梵·高在书信中也没有提到过叔本华。他们因何理由出现在一起?他们是否能互为印证、互为解读?姜宇辉从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冷静哲思、热烈感性四个方面分析梵·高与叔本华之“异”,以“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引出梵·高与叔本华之“同”——他们“异于表象”“同于意志”。
梵·高的名字如今几乎尽人皆知,他绘画10年,留下了1300幅素描、850幅油画和902封书信。他生前只正式卖出了一幅作品《红色葡萄园》,400法郎;死后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争抢,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两相对照,令人唏嘘。
尤其是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时价2500多万英镑(约3亿人民币)购得梵·高未签名版《15朵向日葵》,使梵·高的大名跃上了销售排行榜首位。梵·高说,向日葵的艺术价值在于“你看得越仔细,其中的内容越丰富”。
梵·高的绘画生涯,始于1880年在比利时博里纳日矿区当传教士时,终于1890年法国阿尔勒。他的艺术经历了荷兰-巴黎-普罗旺斯时期,荷兰时期代表作是1885年创作于纽南的《吃马铃薯的人》。巴黎时期的梵·高,受印象派影响,他的绘画色彩有了很大变化,“为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随心所欲地使用着色彩。”他说,“我作画并不谋求准确,而是更有力地表现自己。”在阿尔勒时,梵·高距生命的尽头不远了,他重新拥抱太阳,绘画中的线条、色彩和光影有了自己的特色——开启了仅用色彩和笔触就能表达强烈情感之先河。
“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叔本华的箴言所表达的思想与梵·高绘画背后的意蕴是相通的。”姜宇辉认为,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反复论证其形而上学思想:人生就像在铺满热火碳的跑道上跑来跑去,中间没有几个歇脚点。叔本华著作《人生的智慧》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形而下表达,给苦难的人类开出避开苦痛的良方。
梵·高困顿的一生,如同为叔本华思想提供的论证。他早期绘画用色沉重、暗旧,是对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艺术表达;其后用色逐渐明亮、鲜艳,表达了对悲苦命运的抗争,对幸福与光明的向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叔本华的思想是对梵·高绘画的逻辑抽象,梵·高的绘画是对叔本华思想的一种艺术刻画。”
正基于此,姜宇辉认为,叔本华的箴言提供了一条欣赏梵·高绘画的深厚通道。从一幅画中看出的东西越多,感受越深刻,体会到的愉悦就越丰富。叔本华箴言所蕴含的思想,可以提升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见地与生存智慧,为提供绘画欣赏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对理解品味梵·高的绘画贡献了有效途径。
阅读梵·高的绘画与叔本华的箴言,最终目的是使读者重新或更深入认识理解生活,打开并丰富自己的生命。“梵·高的绘画和叔本华的箴言,像一扇门把读者带入新世界,像一道光把生命中被遮蔽的部分重新照亮。”
《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
[德] 叔本华 著 韦启昌 译
[荷]文森特·梵·高 绘
蒂凡尼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