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龙港:一座农民城的蜕变之路

2018-12-04信息快讯网

温州龙港:一座农民城的蜕变之路-信息快讯网

港镇一家经营礼品的商家。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宽敞的道路两旁花红柳绿,一幢幢气派、漂亮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星级宾馆、商务CBD中心、商场、医院、学校……这些在县城或都市常见之景,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的人却深知得来不易。因为此处在35年前还只是一个边远荒芜的小渔村。“短短35年,从沿海小渔村到中国首个‘农民城’,再到迸发活力的  ‘产业城’,直到如今的  ‘幸福城’,龙港的今天正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缩影。”龙港镇委书记陈为来表示,龙港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才有了如今的一座现代化“新龙港”。

农民造城,从“农民城”到“产业城”

“1983年的龙港镇,由灯不明、路不平的五个小渔村‘拼凑’而成。放眼望去,除了矮屋就是荒滩。”陈为来介绍,当初建镇时的面积只有7.2平方公里,人口8000余人。如今的龙港,面积达到183.99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7.87万人,工农业总值增长了5541倍。今年龙港镇位列全国千强镇第17名。陈为来说,35年来,龙港发展的每一步都烙刻着改革的印记。

提起龙港镇,人们自然会提到陈定模。1983年,龙港镇获批成立,陈定模成为第一任镇党委书记。“我扛着棉被,拎着一网兜盥洗用品坐船去龙港报到时,心里其实是没底的。等待我的,只有八个人和借来的3000元办公经费。”

80岁的陈定模至今记忆犹新,经过数次讨论和争吵,大家终于明确目标:抢人!

“现在很平常的人口流动,在那个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年代却是禁区。当时的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并且城里要有一块地。”陈定模说,为解决落户难题,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在苍南县委支持下发文: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人来了,城镇建设靠什么?等财政、靠拨款?我们等不起。”陈定模说,依据当时的中央政策,龙港镇又提出“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这两项大胆改革举措,掀起了颇为壮观的农民“造城风”。到1989年,龙港人口增至四万人,一座“农民城”就这样诞生了。龙港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

1995年,龙港镇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先后在行政、财政、户籍、工业、城镇建设、教育体制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镇级金库,实行县级计划单列,享受大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龙港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向“产业城”的跨越。

产业升级,“乡村”变“花园”

今年68岁的王伟光,来自钱库乡,1985年带着全家人搬来龙港,是“农民城”的第一代创业者。他的身上,能看到大部分“老龙港”的影子:文化程度不高,但质朴勤劳。刚来龙港时,随处可见坑洼的泥路、在建的房子、杂乱的土坑泥堆……大多数人还是外出打工,与生活在村里差不多,“回头看,我们那时只能算是走进了城的农民”。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小型工厂和家庭作坊频频涌现,大家的钱包变鼓了,但城市环境和保障体系仍未有大的改善。“直到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污染严重的工厂被关停,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城里该有的都有了。”王伟光说,现在龙港人生病有医保,退休有退休金,孩子上学有学区,真正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深秋的晚上,张大姐带着儿子来到位于龙港城市公园边上的龙港城市文化客厅,大片阅读区已座无虚席。“龙港的成长绝不只是体量,更多的是内涵。”陈为来说,如今的龙港,一个个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日益完善,城市形象焕然一新。近年来,龙港镇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全国文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园林镇等“含金量”很高的荣誉。

如今,龙港正在迎来第三次跨域,苍南县正全力打造滨海城区——龙港新城,希望将其建设成一座生态型、低碳型、智慧型、宜居型的全新城市。

作者:报驻浙记者 蒋  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编辑:邵大卫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