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原创孵化计划刚发布,新疆就飞来了“鸿雁”
“我在库尔勒呆了十多年,每年春天城里到处飞着天鹅。看到孵化计划,我买了一张直飞机票,背着吉他就来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办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征集孵化计划刚刚发布,首次宣讲会上就引来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鸿雁”。
来自新疆的吉他老师王海波,十多年来每个星期都免费在当地举办音乐沙龙,积攒了无数音乐故事,“我希望把一切真实地表达出来。”
“很多人可能有音乐剧梦想,但做华语原创音乐剧不容易。这两年国内上演了不少音乐剧,而中国的作品和原创者出头的不多。”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坦言,发布孵化计划时内心忐忑,担心应者寥寥;没想到三天之内,就收到了40多人报名。
“音乐剧剧本有标准格式吗?”“我的歌曲小样应该选哪几首更合适?” “这两年的音乐剧太‘娘’了,我可不可以写个爷们儿戏?”……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有志从事音乐剧的原创者在宣讲会上足足提问了一个多小时。王海笑一首改编《鸿雁》演奏完,立即有编剧迫不及待地举手说,自己的剧本素材与《鸿雁》相关,要“抢人”合作。创作气氛火热。
“孵化计划希望搭建服务平台,汇聚业内最好的资源,让散落在民间的珍贵作者,共同孵化音乐剧事业。”费元洪表示。孵化计划将于今年1月至3月进行作品征集;4月底在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闭幕式上发布入选的五部作品,每部提供3万元奖金。随后在导师的带领下,协助入选作品匹配所需的创作者,进行开发。7月底将举行剧本朗读会和音乐工作坊,从五部作品中选出两到三部进行二期开发,完成剧本和音乐的整合。
“一年的孵化计划最终呈现两到三部作品,我们也只会在12月推出工作坊形式。”费元洪说。音乐剧的创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像样”的作品都需要不断打磨、重新创作的洗练。
如何创作一部音乐剧?见证了韩国原创音乐剧行业发展黄金十年的制作人王海笑以“四不像”进行比喻。
他表示,要做好这门综合艺术,必须先放下各专业领域内部的傲慢,“根据各院校对学科的分类,编剧、作曲、编舞等各方面的音乐剧人才都会有长处和短板。相互学习彼此的创作思维,接受意见不断修改,才能让作品走得长远。”孵化计划也旨在为行业内建立更紧密的交流沟通机制,让编剧和作曲家相互匹配,制作人把控方向对接市场,并提供导演的思路帮助作品从纸面落地。
有志于从事音乐剧行业的编剧和作曲家也会遭遇困惑,该去哪里学?王海笑透露,“即使在国外也很少有机构、老师会教怎么写出好作品,大多数作者都是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学习。”他以在韩国三届音乐剧孵化项目中担任导师的经验,为参与者们现场提供了一些原创和二度创作嫁接的成功案例。此次孵化计划中,还囊括了金培达、樊冲、马达、高瑞嘉等导演、作曲、编剧的一对一辅导。作曲家金复载、音乐学家陶辛和费元洪等评审则将阶段性地提供课程,对音乐剧创作方式进行介绍,给出作品调整意见。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上剧场总经理丁乃竺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乔迁也将担任孵化顾问。“孵化计划征集的虽然是作品,也同样注重培育音乐剧青年人才的过程。”王海笑说。
孵化计划旨在助推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进一步推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剧院求生存,这两年都在引进大戏扛票房,用国外优秀作品扩大音乐剧的受众。但国外大戏继续引进,外方看到中国市场反馈好就会涨价,市场不好可能换团队或者不做了。”费元洪直言,壮大华语原创音乐剧的实力,才能保证未来行业的长远发展。
“音乐剧行业从欧洲到美洲、亚洲兴起,在各国都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王海笑分析,音乐剧在美国曾成为由爵士主导的流行文化,而日韩音乐剧产业也经过多年成长,才有了艺术气质独特的成熟原创作品。中国的音乐剧行业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提前引入科学的孵化机制,将标准化的流程结合中国文化,或能更快产生有“自生力”的作品,长演不衰创造价值。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