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跟机器结合后侵入城市探头,会看到什么?科幻视野中的城市书写告诉你

2019-01-16信息快讯网

意识跟机器结合后侵入城市探头,会看到什么?科幻视野中的城市书写告诉你-信息快讯网

●  科幻小说探讨的,就是在一个相差数十个数量级的尺度范围内,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不同尺度的城市里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互动,然后对于未来我们会有什么样新的问题和新的解答。

讨论城市书写(可以被解读为不同层面,比如城市中的书写,或者对城市的书写,甚至城市本身的自我书写)的历史沿袭与变迁,本身是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

我出生在广东汕头,18岁前基本上都住在那里,之后去了北京,现在频繁来往于京沪深几地。可以说我人生大部分经验都在城市里获得,包括我写作的主要文类——科幻小说,一种探讨科技与人之间张力关系的文学,也由于科技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强力嵌入,而不得不将大部分场景设置在城市中。

传统的城市文学更多是在一个具象化的、现象的层面上对城市进行把握。但除此之外,现代城市其实有非常多的层面,而在这些层面的解读上,科幻小说可以说已经做过非常多的尝试。比如尼尔·斯蒂芬森在  《雪崩》中对于虚拟现实空间“metaverse”(元宇宙)与虚拟化身“avatar”的刻画,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之后同类型作品的思考;比如柴纳·米耶维在《城与城》中探讨的通过不同思维方式滤镜,对于异类种族及城市空间的有意遮蔽;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海因莱因的  《月亮是个严厉的女人》都书写了人类与机器、算法、AI在城市里共存的种种可能性;甚至《飞城》《掠食城市》等作品想象伦敦、纽约等大城市如同飞船或巨大生命体般具备了在太空中飞行或在大陆上行驶的能力,它们如同独立的个体互相竞争、厮杀、交战,不断进化。这些科幻文学史上的样本都从自己的角度去探索,我们怎么样重新观看这个城市,怎么样重新发现这个城市。而且这并不只是一个科幻的命题,它已经成为我们身处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中国科幻作者的笔下,同样出现了许多城市书写与想象。在刘慈欣的《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想象了一个充满显示屏的雌性化的未来城市景观;而韩松的作品则更为先锋地探讨了一些极端状况,比如《红色海洋》里充满弱肉强食、甚至乱伦弑父的海底文明,《地铁》三部曲及《医院》三部曲则将城市凝缩变形为封闭狭小的车厢,或是航行于大海上的一艘巨轮,病人的意象不断重复出现,成为继鲁迅《狂人日记》之后最为惊悚的人性隐喻。而我的长篇科幻小说  《荒潮》中的硅屿,会给人一种类似于城乡结合部的感觉。我试图通过人与机器结合的存在——赛博格的视角来重新感知城市。有一个情节,就是女主角小米在意识跟机器结合之后,带领她所有的同伴,以虚拟的方式入侵城市网络,以一种非人的方式去观看整座城市,包括侵入到所有的监控摄像头,进入所有的电脑——正常情况下是人类看电脑屏幕,但她是从电脑屏幕往外看,以一种超乎常人的速度、尺度和角度,去观看整座城市的面貌。由此,她获得了一种非人类的,或者说后人类的对于城市整体的感官效果。

此外,还有城市的尺度问题。一些科幻小说得以突破传统文学所习惯的以人为标准的正常尺度,从微观到宏观的层面去探讨终极问题。比如贝尔纳·韦伯的《蚂蚁》三部曲,从蚂蚁的尺度带我们进入微型城市——蚁巢,得以发现不同生物的文明在许多层面上的相似性。再比如费诺·文奇的《天渊》三部曲则是从光年尺度去描写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文明之间的战争。光速可以被超越,恒星能量被最大限度利用,这样大尺度的宇宙聚集区可否也被视为城市一种?我认为是可以的。生命如何从原子到细胞,从细胞到组织,从组织到个体,从个体到种群,种群如何发展出意识和文明,文明到达一定规模后是否存在边界,这种边界是否只能通过对外扩张去突破,人类的出路是否在星辰大海,这和费米悖论、和所谓的“大过滤器”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层层叠叠的从微观到宏观的世界,其实都跟尺度有关。在这里面会发生非常多有意思的变量。

科幻小说探讨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相差数十个数量级的尺度范围内,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不同尺度的城市里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互动,然后对于未来我们会有什么样新的问题和新的解答。

回到现实世界,我们所处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同样在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可见的未来将发生十分巨大的变化——而这也是科幻文学,乃至现实主义文学都应当关注的城市话题。比如我是广东人,国家现在提出大湾区的概念,通过港珠澳大桥连接三地,通过高铁将深港时空距离缩短到十几分钟,通过行政规划和资源引导让整个大湾区的人才、资源和文化流动起来。那么这从数学上其实是一个拓扑问题,不同元素、主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关系,它们的连接形态发生了改变,整个场域也相应会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其中每个人的生活、社会关系、感知与感受,精神世界的延展。这其实就是城市文学向来感兴趣的,比如张爱玲写香港,刘以鬯用意识流的方式去把握现代都市中人的聚散,都是在一个大环境的动态和小个体的摇摆中去探讨。

在未来,城市和城市人可能会变成怎样超乎想象的形态,技术是否会成为渗入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网,虚拟空间与实在世界如何共存并置,历史/当下/未来的时空拼贴错置将如何改变我们下一代对于世界的认知,这是科幻所感兴趣的话题,也必然是其他文学类别所逃避不了的面向。期待能够见证城市文学的复兴,形成强有力的对话与场域,甚至由文本介入现实境况,我也将继续用创作和思考为此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

作者:陈楸帆(作者为青年科幻作家,其最新作品《人生算法》于近日出版)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上首个引入社区的机器人来司法所服务,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了?医院产科里每天上演“二胎”的风险、家庭的癫狂
“太好吃了/但刚刚吃了什么/我已经忘记”这50个老人写的三行诗又可爱又心酸,笑着笑着就哭了
总书记的“一抓到底”警示我们什么
英剧《神秘博士》推中国风海报,时间机器与上海天际线相得益彰,是什么让“中国风”风行世界
“资本是干细胞,资本主义是癌细胞”刘哲昕谈《我们为什么自信》
割断价值百万元的机器人臂编码线,这位“剪刀手”的理由竟然是……
加拿大发现15亿光年外重复无线电波,是外星人的问候?这些科幻电影说“不要回答!”
江南观点丨在杭州,人类的城市终于把天赐山水纳入自己的轨迹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
书写“80后”成长史,这本书让“沉思”的青年们行动起来
中国改革开放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
机器人写作、无人机视频、互动H5……2018新概念融媒体大赛评选揭晓,18件作品获奖
智慧公安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⑥ | 上海连续四年保持命案全破
上海超大城市乡村振兴重点方向,今天的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
百个上海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品牌书写时代新荣光!
大城市最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共享异乡人的角色
我愿意成为他们的一支笔,去写下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
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19是什么神仙年!《知否》《大江大河》后,章子怡刘亦菲刘昊然王凯都要来抢饭碗了!
增添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地铁将加开春运“多头班车”
为什么当下有些诗歌里听不到心跳声?
被喷学历低、作秀,这个中国“网红”凭什么吸粉40万,还获全世界点赞?
她可能是史上最酷的coser,星辰、宇宙和外星人,比科幻还要科幻
角膜塑形镜哪些人能戴?有什么用?能用多久?眼科专家解答孩子佩镜问题
“华盛顿邮报”报纸和网站发消息称“特朗普下台”,什么情况……
香港的游客是伦敦的两倍,首尔的演出全球第一,深圳的图书馆仅次于巴黎……《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8》告诉我们的事
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
【独家V观】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
城市人经常感到气郁烦躁?不妨多尝试亲近自然!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都有效
书写命运与共的世界故事
金融专业毕业很抢手?错!小心“机器人”!
明起退押金!公共自行车项目警报拉响 安徽最先“吃螃蟹”的城市决定退市退款
镇江将“书写”出这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