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一次得了两个国家奖,其他蔬菜该加把劲儿了!

2019-01-18信息快讯网

黄瓜,

是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蔬菜品种之一。

它不仅能够生吃,

还能够炒着吃,

还可以榨汁,

还能制作成各种配菜,

黄瓜真是无所不能。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小小的黄瓜再次引来关注的目光: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究”

“黄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顾兴芳(左)与黄三文(右)在获奖后合影

厉害了!

一条小黄瓜能一次获得两个国家奖!

它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黄瓜的“身世”

黄瓜属于葫芦科,

它的“近亲”还包括

西瓜、甜瓜、南瓜等。

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黄瓜不同,

最早的野生黄瓜呈圆形,

外表长有黑刺,剧苦,无法食用。

野生黄瓜。 (资料图片)

经过三千多年的驯化,

黄瓜最终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蔬菜。

目前,黄瓜是我国第一大设施蔬菜,

栽种面积约占世界的50%。

其实,黄瓜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货”,

它原产于印度,

2000多年前来到中国。

据《本草纲目》记载,

张骞从西域带回了一种名为“胡瓜”的蔬菜,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黄瓜。

黄三文及团队的研究成果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究”

为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黄瓜一共有23000多个基因,

目前种质主要演变成4 个类群:

印度、西双版纳、欧亚和东亚类群。

研究表明,

西双版纳、欧亚和东亚类群是在

印度经过初步驯化后

分别传播到不同地区产生的。

而东亚与印度野生类群的分离时间约为

2000年!

这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史实相符!

在弄清了黄瓜的“身份”之后,

团队开始关注黄瓜的遗传育种问题。

黄三文认为:

只有通过基因组学的工具,才能系统地研究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建立重要农艺性状基因高效鉴定的体系,黄瓜生物学研究才有可能深入,分子设计育种才有可能实现。。

研究团队在黄瓜基因组和染色体演化、

种群遗传变异规律、

以及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

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成果推动了我国蔬菜基础生物学和

植物代谢调控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了我国蔬菜基因组学研究

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关上苦味“开关”

我们今天所吃的黄瓜香脆可口。

但实际上过去的黄瓜并不都是这样美味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尤其在南方地区,

人们经常能吃到很苦的黄瓜。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

味道苦是因为缺水

这个说法合理吗?

黄三文表示,这个结论是对的。

但缺水只是表面现象。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黄瓜能够合成一种叫做葫芦素C的物质,它是导致果实变苦的“元凶”。。

它在黄瓜遇到不利的生存环境下才会分泌。

而且,葫芦素C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使得果实变苦,但同时它也让黄瓜的叶片变苦,从而有效防止害虫的侵袭。。

黄三文团队进一步发现,

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实际上存在

两个“开关”,

一个控制果实,

一个控制叶片。

“如果只将控制果实的开关关上,

将控制叶片的打开,

不就可以实现黄瓜不苦而且叶片抗虫吗。”

黄三文及团队提出了这样的设想。

事实证明,这个推理是正确。

这一发现揭示了

植物次生代谢精确调控的新机制,也为培育高产优质抗虫黄瓜新品种提供了分子育种方案。。

目前,基于上述研究成果

团队培育了“蔬研 2 号”、

“蔬研 5 号”、“蔬研 12”等系列品种,

成功解决了华南黄瓜品种变苦的难题。

黄三文和团队成员在品尝黄瓜口感。

实现“优质多抗丰产”

什么样的黄瓜品种才是好品种?

优质多抗丰产”。

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顾兴芳说。

顾兴芳(右)在大棚里检查黄瓜生长情况。

顾兴芳带领团队

育成了8个不同生态型的新一代

优质多抗黄瓜新品种,

引领了密刺型黄瓜的高品质育种方向,

成为我国黄瓜品质育种的标杆。

葫芦科蔬菜的生育周期短。

在一年之中,

黄瓜的播种茬口最多可以达到6次,

远远高于部分蔬菜的2到3次。

尤其是在夏季,

大棚里的温度平均要比外面高8至10度。

顾兴芳团队

需要把试验田里十几亩地的黄瓜

逐一地人工授粉、选种,观察并记录。

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育成的8个黄瓜新品种商品性突出,

符合居民对高品质黄瓜的需求,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较原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0%以上,

减少农药使用量约20%!

据顾兴芳介绍,

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在全国27个省(市、区)

累计推广1187.9万亩,

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1.61亿元。

到最后,小编想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根小小的黄瓜,可以一次摘下两个大奖,

其他的蔬菜小伙伴们也该加把劲儿了!

破解黄瓜基因密码!农业领域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那一次发射成功后,有一位老人落泪了……
全国首个国家文创实验区推出“政策50条”覆盖15个领域
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重镇,“第一梯队”齐聚G60科创走廊龙头
中央纪委全会历史上首次: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应邀列席
争争吵吵了27年,这个国家终于要改名了——马其顿为什么要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来国家大剧院看“偶”象——一场人与自然的时空对话
“别人家”的学校寒假两个月,你的假期却只能与高数为伴?不,这份书单请收好!
国内油价2019年第一次上调,上海92号汽油每升涨8分钱
我国2020年将首探火星,“绕、着、巡”一次完成
居委会台账问题回潮了?静安区政协提案建议探索“最多记一次”制度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精神
新疆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政策暖心人勤快 瓜果蔬菜四季香(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注意啦!遇客流激增,这两个地铁站春节可能分流限流
在闵行区,加装电梯和旧住房改造同步,一次施工就搞定
外卖小哥兼职“碰瓷“,两个月上演交通事故15起
王均伟:“两个维护”关乎党的事业成败和前途命运
政策暖心人勤快 瓜果蔬菜四季香(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好消息!这些地方,药价降了一半!
周末影院丨小浪漫、小温情、小刺激,这个周末电影院里都有!
最新一期《国家宝藏》看得人心潮澎湃:时装的话语权一直是在西方,是时候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了
刷屏的“啥是佩奇”背后,居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电影推广
李强同沪上知名高校校长座谈两个半小时,专题研究大学科技园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全球企业确定参加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美政府关门28天,特朗普要发"重大声明",或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李强应勇会见绍兴市党政代表团: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这项国家战略已经五年了
西兰花真的能抗癌吗?其实,十字花科蔬菜浑身都是宝啊!
一点“屁事”非小事!放一个优雅的屁,需满足两个条件……
维吾尔族女子自述在新疆遭到关押且痛失一子?外交部:这样的荒唐闹剧一次足矣
好莱坞刻意“纠偏”,白人给黑人当司机提行李当保镖,《绿皮书》凭什么让人十分钟笑一次?
为教师减负,能否“只填一次”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