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爱 | “住院”30年,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的故事

2019-02-17信息快讯网

人间大爱 | “住院”30年,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玲姐爱写日记,几十年来,日记写了几十本。遇到重要的事,她就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本报首席记者唐闻佳摄

■现在,玲姐依旧充满着生活的劲头,憧憬着自己与家人的未来。她的故事仅是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中的一个小片段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玲姐在这天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几十亿精神病人,我是其中之一。我的精神病已经痊愈,但还有许多患者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我很同情他们,希望有更好的治疗药物,能将所有精神病患者治愈,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春节,汇报演出。”玲姐在随身小本上认真写下这行字。新春佳节,医院给不回家过年的病友举行联欢会,她是“老文艺”,一口答应了。算起来,跨过新年,玲姐已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住”了30年。

川流不息的沪闵路上,这是一个特别的“家”:九幢西式风格的红色二层病房和一栋教堂式建筑静静伫立,清水红砖的外墙露出岁月的斑驳,墙垛间是数面铁窗……有的精神病患者大半生在此度过。

玲姐在这座“神秘的红房子医院”住很久了,久到她可以清晰地讲出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改建过的痕迹;她清楚这里的每块石头、每棵树的位置。

精神病院的恋爱:用红线绣下“友谊”二字

玲姐第一次发病是在1975年,她发疯似地在街上乱跑,最后跑上一栋小楼往下跳,腿折了。爸爸把她送进精神科治疗,住院四次,吃了很多药……诊断书上写着“精神分裂症”,一类重性精神障碍。这年,她18岁。

上世纪80年代,精神障碍患者“住院难”是中国精神医学界的普遍难题。当时的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落实了各区县精神病防治站的建立工作,上海这才逐渐形成精神卫生诊疗“三级防治网”,后被世界卫生组织赞誉为“上海模式”。

在此期间,玲姐辗转住过不少医院,直到1989年,她第一次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此后便常来常往——病情稳定了出院,发病了又住进来,一晃就是30年。她的病史积累了厚厚一本,上头有好些医生的签名,有的已退休,还有的过世了。如今,这本病史交到80后医生陆佳瑞手里。

“如同接力般,要好好照顾它们。”陆佳瑞明白接过这些病史的分量。

玲姐在这里好好“住”着,还经历了三段恋爱。第一个男朋友身高一米八,她买了块手帕,用红线绣了“友谊”二字,算是给他的第一封情书。对方回了一张纸条:“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巾帕送友谊,礼轻情意重……”说起精神病院的恋爱往事,玲姐依然情真意切。

第二个男友出现在1993年,医院组织排练跳舞,他俩是舞伴;第三个男友出现在2011年,“我有好吃的就给他,他也给我,送西瓜、牛轧糖、肉脯……”这是精神病院的恋爱画面,在这里,牵手很难,常常几个月都见不上,不同病区的病人在集体康复训练时可能偶遇,也只是“眼神交流”。

“在精神病院谈恋爱,没有浪漫的动作。”玲姐曾在日记里感慨。她感谢好心的医务人员,会让他们交换礼物。她也感恩这三段恋爱,“在精神病院,还有异性朋友说说话,这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每天愿意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

“爱情不在,友谊在”。她这样总结,清醒得让人恍惚间忘了这是一个病人。

30个春节,不断告别,也不断认识新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的前身,是建于1935年的上海普慈疗养院,为当时亚洲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精神疾病诊治专科医院。几十年过去了,周围一切都在变,就连门口的沪闵路都翻修、加高了好几次,甚至比医院的路面还要高出几十厘米。这座医院依旧如故,为精神病患支起一个温暖的“家”。

“春节联欢会开得很热闹。我们大合唱,全体队员穿上演出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像是一个精神病人……我们有自己的艺术天赋。等我们痊愈了,定会走出病院,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玲姐说,每年春节他们都有文艺汇演,还会一起观看央视春晚。

玲姐在这里度过了30个春节,以及许多其他节日。植树节时,她写道:“我最喜欢松树,它高耸入云,巍然屹立,做人也应该如此,挺拔强壮,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儿童节时,她写道:“快乐不代表一切都很完美,它意味着你决定忽略那些不完美。”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爸爸来看她,直到1993年3月,“爸爸最后一次来看我,买了两大包点心,十只大苹果(本来只带两只),零用金放了四十元(本来只放五块钱),我意识到爸爸要走了。”玲姐的预感真准,爸爸从此再没来过。

后来轮到哥哥定期来看她。38岁生日这天,玲姐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想跟妈妈道歉——当年发病,她打过妈妈。信写完了,哥哥说,姆妈已经走了,不告诉她,是怕她受刺激,病情反复。这是母亲去世后的一年零四个月,玲姐哭了三天。

几十年光阴,她送走了很多人,也迎来了很多人,大多是病友。“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帮病友挖大便,虽然又脏又臭,但病友十分感谢我,助人为乐,乐在其中。”她会在日记里记录一些医院里的重要友谊。

2017年12月7日是玲姐的“住院33周年”,也是她第六次住进精神病院。“前五次我都回家了,因为我有轻生的举动,爸爸不放心,让我住院学东西。爸爸20年不来了,没关系,我很安心,与病友相处融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乐于助人。”这天,她还在日记里摘抄了一段英文: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最大心愿:“想挣钱,好给盲哥哥看眼睛”

玲姐清楚自己的病。“就是太骄傲,从小在表扬中长大,结果遇到落差,受不住了,吃了很多苦头。”她这样向记者分析自己的“病因”。

几十年与疾病“斗争”,她也有了自己的方法——练书法。她说,这样好让自己冷静下来,总比吃药、打针强。

“她其实可以出院了,但似乎回不去了。”陆佳瑞与玲姐相识快十年了。2009年,他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当住院医师,在病区见过玲姐;2017年他晋升为主治医师,到闵行院区上班,又见到了玲姐。

玲姐喜欢这个“好商量、不太凶”的后生,还专门给他写过一幅毛笔字:“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陆佳瑞也慢慢知晓了玲姐的家庭情况:哥哥、嫂嫂与侄子住在父母留下的小房子里,她和哥哥都长大了,而房子似乎变小了,她回家也没地方住了。

62岁的玲姐病好了,知道自己暂时回不去了,她指了指病房,说:“这里就是家。”

如今,嫂子半年来看她一次,结清医药费。玲姐喜欢嫂子,“下着大雪还来,给我带很多好吃的,螃蟹、龙眼、蛋糕……”

玲姐是医院里“尚可交流的明星病人”,有记者采访过她。对此她很起劲,她告诉陆佳瑞,想上电视、想挣钱、想出名,因为这样才有机会给盲哥哥看眼睛。原来,哥哥后来不来了,是因为眼睛快看不见了。

“出名了,可以给哥哥治病,或者给他找一条导盲犬。”玲姐说,她只有一个哥哥,希望哥哥比她幸福。

现在,玲姐依旧充满生活的劲头,憧憬着自己与家人的未来。她的故事仅是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中的一个小片段。

几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大众将重性精神病患者称为“武疯子”的年代。如今,大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了,药物与治疗手段丰富了,但精神卫生事业还远未抵达终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教授感慨:“有人说,精神病人是可怕的,精神卫生中心是神秘的。我们首任院长粟宗华教授有句名言:‘精神病患者的病史都是血和泪写成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但在回归社会的路途中,自身的病耻感和外界歧视的目光是最需要跨越的坎。”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玲姐在这天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几十亿精神病人,我是其中之一。我的精神病已经痊愈,但还有许多患者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我很同情他们,希望有更好的治疗药物,能将所有精神病患者治愈,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文中患者为化名)

作者: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邵大卫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假综合征终结者来了,50年后人工智能将代替你去上班,你愿意吗?
江南观点 | 中华文明始于殷商?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1500年后才被郑州商城超过
上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万千年味家国情】致春节:渐淡了年味,渐浓了精神
杨浦区辽源新村小区动迁征收有望本月启动,建于1950年代的千户旧宅即将告别马桶时代
我国首枚固液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正在研制,预计2020年底首飞
提前说一声:生日快乐,达尔文!210年后人们更需要重新认识你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上海落实习近平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飞驰人生》票房过11亿:用体育精神为合家欢电影注一腔热血
在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引领下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生死24天,比利时患者在沪重获新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卫生健康对口支援综述:让偏远地区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谢谢医生,过年我就105岁了!”市一医院为百岁高龄患者实施高难度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人间大爱 | “住院”30年,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的故事
【地评线】相约春天里 建言新时代
医学专家告诉你:这八种疾病真的是能被活活“饿死”
践行“三严三实” 谱写改革新篇——安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改革开放40年从严治党经验的深刻总结
美媒:蔡英文将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蔡英文宣布参选2020年,岛内网友发技术贴分析:胜率基本为0
《以亮剑精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
【新春走基层】这个村90年前是农民运动根据地,如今建设美丽乡村走在前列
秦怡:有一种美,对抗时间的销蚀 | 我和我的祖国 70年70人⑬
开放合作走活发展“新棋局”——广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开放合作走活发展“新棋局”——广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爬坡过坎促振兴 ——吉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
内镜深入“弹丸之地”保命更保光明,长征医院救治罕见复杂颅底创伤患者
洗澡、游泳不受影响,“输液港”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
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获批上市,开启中国生物类似药时代,淋巴瘤患者福音
长征医院首开“疑难肿瘤专病门诊”,让肿瘤患者少些“求医无门”
遗传性肺癌患者的福音!上海市胸科医院专家团队在EGFR基因突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住院72天,卖掉2套房,最终悔悟:没病没灾,就是最大的不动产!
上海知名三甲医院发出英雄帖,住院医规培招录周日举行
精神障碍女子携10岁女儿流浪,民警通力协作追根溯源找到家属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