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灯谜贵在“知趣”:元宵节沪上举办猜灯谜活动数十场
“调高温度(打一三字手机用语)。”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人举手并报出了正确答案——“开热点!”现场掌声一片。今天,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热闹非凡,一场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的“灯谜大家猜”活动让人们在欢笑声中共度美好佳节。
今天是元宵节,作为这一节日的“三大标配”,猜灯谜与赏花灯、吃汤圆一起深得国人喜爱。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天一天,沪上举办的成规模猜灯谜活动就有数十场。与其他地方的灯谜相比,海派灯谜的特色在哪里,它起源于何时,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记者走访多位谜界专家,“解密”海派灯谜的前世今生。
早在明代,猜谜已在上海流行
据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职工灯谜协会会长刘茂业介绍,沪上的灯谜活动由来已久,迄今有数百年的历史。据都穆所撰写的嘉定方志《练川图记·风俗》中记载,早在明代,猜谜已在上海流行。降至清代咸丰时,沪渎的猜谜活动已相当普遍,至于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就越发地盛行了。
上世纪初,“大世界”游乐场、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半淞园、《金刚钻报》社、西新桥“大中楼”酒楼及青年会等处都是当时申城人们猜谜的好去处。这里诞生过萍社、玉泉轩谜社、大中虎社、虎会等著名的灯谜团体,涌现出数以百计的灯谜专家。甚至,南社的杨了公、王均卿、奚燕子以及鸳鸯蝴蝶派的开山鼻祖之一徐枕亚等,都曾对灯谜倾注热情,创作、研究和传播灯谜,为中华谜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9年后,上海人的猜谜场所多在市工人文化宫、市青年宫及各区的工人俱乐部、文化馆等处。在高峰期的上世纪80年代,沪上几乎每天都有大型的猜谜活动。
遵循“三新”,多元、包容、富于创造力
说到海派灯谜的特点,刘茂业将其归结为了“知趣”二字。知,是说谜中应蕴含文化知识,例如:“匹诺曹一再说谎”(打军队称谓二)“准将、连长”,倘若仅知道外国童话《木偶奇遇记》主人公匹诺曹在说谎后鼻子会变长的故事,未必就能猜出,还要知道“准”在古汉语中可作“鼻子”解释,如“隆准”指高鼻子。趣,是强调灯谜得有趣。例如:“一口外语山东腔”(打新疆地名一)“吐鲁番”,此谜“吐”意为“吐白、说话”,“鲁”代表山东,“番”解作外国或外族。
而作为这座城市的民俗,海派灯谜也带有海派文化的通性,多元、包容、富于创造力。刘茂业告诉记者,海派灯谜创作一直遵循“三新”,即要求“谜面内容新”“谜底材料新”和“扣合手法新”。海派灯谜的材料不囿于以往的四书五经、文赋诗词等传统古典内容,它可以假外来文化、新鲜事物、网络热词、新闻焦点等用作典实入谜,创作手法多样。比如,眼下,电影《流浪地球》是一大热点,沪上就诞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灯谜。举个例子,“姥爷对着‘户口’说(打一唐朝诗人)”,谜底是陈子昂。
灯谜的无尽灵感,都在生活、工作之中
那么,一条灯谜究竟是先有谜底,还是先有谜面呢?据有着多年制谜经验的戴英獒介绍,一般来说,一个灯谜的创作,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先有的谜底,再去创作谜面。当然,也有个别谜人会先想到谜面,再去思考合适的谜底。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之前提到的灯谜的精髓——“别解”。
“多数谜人都是先看到谜底,再去思考,为它创作贴合的谜面,也就是‘拟面’。”当然,一条灯谜的创作,灵感同样重要。戴英獒笑称,“就像唱歌要有乐感,跳舞要有舞感,我们谜界也有谜感。有时候三五天创作不出一条,但谜感来了,一天就可以创作好几条。” 而为了创作更多优秀的灯谜,接触灯谜的数十年来,他也早已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并且想到什么随时都会拿笔记下来。因为,灯谜的无尽灵感都在生活、工作之中。据透露,现在上海并没有职业谜人,每年元宵节,申城各大灯谜活动,参与灯谜创作的全部都是业余谜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都是因为热爱传统文化,慢慢从最初的猜灯谜到了创作灯谜。因为是最新创作,沪上的灯谜在网上找不到答案,这也是一大亮点。
“现在在福建、苏州等地,有些灯谜团体,全部是由90后组成。上海也在努力吸引年轻人加入进来,大家一起,身体力行,传承我们优秀的民俗文化。”戴英獒说。
作者:李婷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