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战争影像背后的故事
一九四三年,吴印咸为毛泽东拍照。
一九三八年春,战斗在古长城。 沙飞摄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毛泽东像 郑景康摄
艰苦创业 吴印咸摄
一九三九年,河北唐县,白求恩大夫检查八路军伤病员。 沙飞摄
1944年,河北冉庄,民兵从地道转入地面工事伏击敌人。 石少华摄
■高初
沙飞拍摄《战斗在古长城》
1938年春,晋察冀正在建立扩大之中。阜平、易县、涞源都有长城。沙飞认为,长城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是抗御外族的地方。他的政治敏感性使他抓住了长城的镜头来表现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是如何在长城上抗击日寇的。其实,当时日本人也很重视拍摄长城,曾拍摄其占领长城后狂笑的照片。因此,沙飞的作品就具有一种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敌的战斗形象。
白求恩将相机留给了沙飞
白求恩逝世后,沙飞听说白求恩遗嘱将相机留给他,便找到军区作战科。一位参谋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相机可以,但是你得把你的手表给我。结果,沙飞马上摘下手表递了过去。
吴印咸拍摄《艰苦创业》
吴印咸拍摄领袖人物,特别注重他们的眼睛,那是一种祥和,又有自信又很乐观的神态。他说:“我要把美的东西拿出来。”
吴印咸拍摄《艰苦创业》,着重于从主席的穿着上体现,那儿打着补丁。当时,贺龙部队的干部在贺龙所住院子里听主席讲话。贺龙请吃饭,一个小勤务兵也跟着进去,见着空位便坐下埋头吃饭,结果是坐在毛主席旁边了。主席就问他,小鬼你叫什么?他抬头一看是主席,汗马上下来了。主席很亲切地跟他聊天。吴印咸在旁看了这一幕,觉得领袖对谁都是那么亲切,是完全平等的一家人。因此,他就从主席的着装来体现这种艰苦创业。
郑景康拍摄毛泽东第一张标准像
郑景康喜欢拍人物,特别是自然状态下的人物活动和表情、神态,揭示其性格特征,照片生动活泼。毛泽东对其所摄照片的评价是“能抓住动态”。
郑景康1944年在延安拍摄了毛主席的第一张标准像,也就是开国大典时城楼上挂的那张。但从郑景康后来拿出来的原照看,应该是毛主席和朱瑞两人坐在一条长凳上,在室外,似乎正与人谈话。郑景康见照片上毛主席的神态很好,便做了裁剪,把毛主席肖像从胸部以上剪裁放大,效果很好。照片的原底很小,比徕卡大,但比120胶片小,放大后在质量上层次、色调都很好。这是郑本人冲洗、放大的。
石少华拍摄《地道战》
冀中属平原,面对日本鬼子的强大兵力,能生存下来非常困难。由此,地道战成了一种战术,甚至在世界战争史上也颇显神奇。
石少华拍地道相当困难,因为那时没电,地道里没有灯,只能靠镁光粉。用烟头点燃镁光粉,还得提防烧着手。点着了,每拍一张,整个地道便会硝烟弥漫,再拍只能等烟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