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

2019-04-11信息快讯网

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信息快讯网

苏天赐笔下的苏州园林

江南作为宋明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其家族组织也颇具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家族的文化追求与文化建设,从而形成世代绵延的文化世族,成为江南家族群体中特殊的亚群体。所谓文化世族,其自然属性指家族人口繁衍的规模与世系,社会属性则是家族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成就与乡里声望。

世系与乡望:文化世族的两条标准

从自然属性来看,宗族或家族的本义就是按照男性血缘世系形成的族人聚居群体。这种血缘群体,就是传统社会里最基本的生活共同体。宗族绵延的世系长短和人口繁衍的规模成为判断望族的基本条件。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一书统计了91个嘉兴望族,平均每个家族的血系绵延达8.3世,约二百一二十年。苏州地区的洞泾吴氏绵延17世,皋庑吴氏18世,吴中贝氏15世,唯亭顾氏16世,大阜潘氏11世,平均绵延15.4世。当然这些家族只是苏州著名的文化世族,因而其世系绵延平均值尚不足以代表全部。但总体而言,根深方能叶茂,文化世族首先必须具有相当之历史与规模,这样才能累积起深厚的文化积淀。

从社会属性而言,文化世族自然是以文化为显著标志,而不是以官爵与财富为表征,文化世族本身的含义就是以文化世其家,其着眼点在于家族的文化特质,并能世代传承保持下去。正如陈寅恪论及中古士族时所说:“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惟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69页)宋明以来,虽然传统的门阀士族已经消亡,但科举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儒仍然积极倡导家族的建设,并赋予家族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明清之际太仓吴伟业认为:“世家大族,邦之桢干,里之仪型,其有嘉好燕乐,国人于此观礼焉,四方于此问俗焉。”(吴伟业《梅村文集》卷7)明代苏州著名的文徵明家族,“累叶风流儒雅,为士林所推”(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18);王鏊家族不仅如诗人沈德潜所说,以“能文世其家”,而且“以忠厚相承”,积善乡里,被世人称为“忠厚王家”。清代苏州彭氏家族“子弟恪守庭训,不逾规矩”,理学家江藩认为,“江南世禄之家”,“当以彭氏为矜式”(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卷下)。大阜潘氏也是科举与业贾并重,文化与施善齐名,成为地方士绅之表率。

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信息快讯网

1920年代初的苏州街市(资料图片)

总而言之,对科举时代文化世族的甄别,主要立足于家族的文化特性,即以儒学传承与文化积累为标准。文化世族并非狭隘地限定在科第奕世、艺文卓著的家族,只要家风儒素、尚文重教、积善乡里、德孚一方,而且世系绵延久远,都可以列为文化世族,包括一心向学的儒商世家或儒医世家。真正的文化世族是有着社会责任担当的,而不是单纯专注于一家一姓的繁衍与壮大。

“庚申之难”迫使大量江南士绅逃至租界

近代苏州文化世族与上海的密切接触,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特别是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苏常,迫使大量的江南士绅富商逃亡至上海租界,史称“庚申之难”。这场战乱给苏州世家大族造成致命的打击,但客观上也给上海带了意外的财富,促进了上海租界的繁荣。海上文人姚公鹤认为,这场战乱对上海繁荣的作用超过了上海开埠之后西洋商人的影响,是“上海市面兴盛之第一步。”(姚公鹤《上海闲话》)。

苏州大族绅商虽然托庇于上海租界,获得安身之地,但深受儒家“华夷之辨”观念浸透的文人儒生,在文化观念上并不能接受“夷场”(租界)的生活方式。来自于苏州乡村的儒生王韬当时已经在上海租界谋生十多年,但对于西方文化仍是不遗余力地批判,认为“中外异治,民俗异宜,强弱易势,刚柔异性,溃彝夏之大防,为民心之蟊贼,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相比之下,苏州文化世族中的少数有识之士,在租界与西人接触之后,眼界大开,对于中西文明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如苏州大绅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超前的远见卓识,在冯桂芬生前只得到极少数人的认可,直到戊戌维新时期,光绪帝才谕令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刊印一千册,颁发给朝野要员。所以《湘学报》说它“言人所难言,为三十年变法之萌芽”。

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信息快讯网

颜文樑笔下的上海豫园

与冯桂芬同时避居沪上的苏州世族潘氏,不仅与冯桂芬一起策划了中西会防、江南减赋等重大事件,同时也在与西人、西学的接触过程中,得历史之先声,敏锐地把握了历史的脉动。潘氏长房的潘霨(1816-1894,号伟如),在咸丰同治年间,先后多次参与与英法美俄日等国家的交涉谈判,眼界与见识都获得极大提升。光绪三年他拜访学贯中西的曾纪泽,得知曾氏已经“习外洋文字五年矣”。曾纪泽劝他说:“《英华萃林韵府》一书不可不令子弟早肄,他日备朝廷之使。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未可与拘墟者同年语也!”曾纪泽这番推心置腹的告诫深深地触动了潘霨。光绪九年潘霨任江西巡抚时,还曾试图邀请刚从香港回到上海的洋务导师王韬主持幕务。可见他对西学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国内一般的官僚,当满朝大臣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科举制度存废问题时,潘霨已经在悄然调整其教育方向。后来,他的儿子潘志俊先后担任出使大臣随员、北洋随办洋务、署直隶交涉使,进一步加深了对西学的理解。其孙潘承福,成为最早留学欧洲学习工商业的苏州人之一。由于潘氏祖先的远见,他们都成为得风气之先者,较早地完成了教育方向的转向。

报纸与铁路是沟通上海与苏州的两座桥梁

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到民国初期。上海的租界规模与市政建设迅速发展,已经由开埠初期只有800多亩的英租界,到1900年仅公共租界就扩张到32110亩,租界内崇楼杰阁,连甍接栋,街衢宽阔,市面整洁,即使西方人也不吝赞美。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被人称为“东方的巴黎”。

上海的崛起,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口,在迁往上海的移民中以江苏人最多,而江苏人中又尤以苏州人居多。据学者统计,1885-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中江苏籍的移民由4万增长到30万,其中相当部分都是苏州人。苏州的世家子弟也离开世代居住的传统苏州,进入到国际化的大上海。在这个最具近代性的大都市,苏州文化世族的族人,不仅获得了谋生的机会,同时也拓宽了视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观念。

著名报人包天笑(1876-1973年)就是受到上海新派文化辐射启蒙而改变一生的苏州人,而沟通上海与苏州之间的文化桥梁,就是新兴的报刊传媒。据包天笑回忆,清末“苏州风气未开,全城看上海《申报》的,恐怕还不到一百家,这一百份报,都是由信局从‘脚划船’上带来的,因此隔日便可以看报了。”也正是通过报纸,身在苏州的包天笑了解到甲午战争,懵懂之中听闻声、光、化、电之学,并跟着发表“中国要自强,必须研究科学”的言论。尤其是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好像是开了一个大炮,惊醒了许多人迷梦”,《时务报》不但讨论政治、经济,同时也倡导女学、劝妇女放足、研究科学、筹办实业,设立医院等等,因此,除了少数几位老先生外,年轻人“全不免喜新厌故了。”

除了报刊之外,连接苏州与上海的第二座桥梁就是沪宁铁路。它的开通,苏沪之间当天可以往返,极大地促进了苏沪之间的人员流动,大量有文化有身份的苏州人来到上海,甚至因此带动了苏州评弹也开始由苏州转移到上海。

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信息快讯网

1916年的苏州火车站(资料图片)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世家子弟,他们在上海寻求新变、调适自身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疏离家族的血缘网络与文化传统,他们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之间,并在新的都市空间建立起地缘性的同乡组织,以增强其在大都市的生存竞争能力。血缘性家族的势力借助于地缘性的同乡组织,获得了空间上的扩张。同样,这些往返于苏沪之间的苏州族人,也源源不断地将新的生活观念传输给家乡的族人,带动了苏州文化世族的变化,到20世纪40年代,苏州的日常生活也已经“像上海”了。

从价值理性到工具理性:文化世族的蜕变

从晚清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以及民初的新文化运动,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对物质主义的实用之学的推崇,以追求效率与功利为特征的工具理性,逐步取代传统儒家文化中以社会伦理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这种文化核心精神的转变,在文化世族身上表现如下:

首先,家族组织与家族意识。早在清末新政不久,人们就依据西方的进化论和政治理论,强调中国家族制度的封建性专制性,激烈地要求打倒家族制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种批判达到高峰。出生于文化世家的苏州人顾颉刚也发表《对于家庭的感想》,认为中国旧家庭制度之所以长期以来得不到改革,是由于“名分主义”“习俗主义”和“运命主义”影响的结果。在强大媒体舆论压力之下,文化世族的家族组织以及支撑家族组织的儒家伦理观念全面松懈。如苏州著名的贝氏家族,民国以后家谱中对贞节烈妇的记载明显减少,1935年贝氏承训义庄设立时,撤销节孝贞烈祠,女性祭祀不再以节孝为标准。面对民初以来家族伦理之破坏,苏州文化世族出身的王季烈,则是忧心忡忡,说:“近两年来,则父子兄弟夫妇之伦亦将继君臣而废弃,余料从今以后尔诈我虞、此攘我夺、人类之自戕残杀、弱肉强食方兴未艾也。”

江南观点|到上海去: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新变-信息快讯网

其次,教育理念与择业标准。清末废除科举之后,学部在解释学校教育宗旨时说:“方今环球各国,实利竞尚,尤以实业为要政,必人人有可农可工可商之才,斯下倚民生,上裨国计,此尤富强之要图,而教育中最有实益者也。”这一方针对文化世族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从苏州大阜潘氏的专业选择看,“工程技术”属于首选,长房与四房选择“工程”专业的人数约占总数的36%,其次才是“数理化”,约占总数的12%。东山王鏊家族的后代,也都转向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等领域,从状元家族蜕变为著名的院士之家。科举制度虽然也是获取功名寻求阶层晋升的成功阶梯,包含着工具理性的成分,古代各种《劝学文》激励士子读书的诱饵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但科举制度所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三不朽”的价值,属于价值理性。而后科举时代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重视的则是“竞尚物质”、满足生存就业需求的工具理性,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第三,文化世族与乡里社会的疏离。传统时代的江南文化世族是以“矜式乡里”为宗旨,苏州文化世族更是发挥了“邦之桢干、里之仪型”的功能,但废科举之后,新式高等学堂和现代职业的就业机会都集中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导致世族子弟都流向大城市。包天笑就说过,科举废除,读书人在苏州无出路,也往上海跑了。这种单向度的人才流动,造成文化世族与地方社会进一步疏离。

第四,文化世族家学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时代的苏州文化世族,除了应举考试而必须掌握的儒家经学之外,大多在文史艺术等领域各有专长,许多家族如吴江叶氏的诗学、沈氏的戏剧,苏州惠氏的经学、文氏的书画、潘氏的诗文、皋庑吴氏的金石书法等等,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者,往往形成某种学术流派。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传入,特别是清末新政以后,立足传统而融汇西学的“新学”,开始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有见识的学者所积极追求的方向,这种求新求变的思潮后来几乎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文化运动也可以说是这一思潮发展的升级版。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求新的思潮中,苏州文化世族在继承家学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新观念,从而开创出新的局面。皋庑吴氏的吴湖帆就是因为到上海之后融汇中西绘画技法,才奠定其海派画坛盟主的地位。唯亭顾氏家族的顾颉刚也是在继承顾氏朴学求实、与时俱进的家风基础上,融汇西方进化论,由经学入史学,开创了近代史学史上著名疑古派。


作者:徐茂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制作: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缅英烈、忆先贤、共传承——清明文化活动进行时
各地举办文化活动润人心田
文汇时评 |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最闪亮的标识
为应对长三角客流高峰,苏州推出墓区专线、杭州实现刷脸进站
为了生命最后的尊严——记“孺子牛奖”获得者、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
上海:龙华千古仰高风,革命精神永留存
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文化脉动)
聚焦节能和环保,制冷设备一直在努力,第三十届中国制冷展将亮相上海
泪目,上海公安发布视频,英雄的名字刻骨铭心,让我们永难忘记
文汇时评 | 青团可以成“网红”,但传统节日更应是一种文化寻根
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试运行满月 当事人申请网上立案逾三百件
江南三大著名美专创始校长作品聚首
清明小吃成网红 传统文化得沿袭
农历三月初三,还是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你在江南看花,我在“狼窝”斗雪
长宁区市民有福了!苏州河健身步道将一路延至曹家渡
江南读城|绍兴的诗酒风流与不绝文脉
江南读城|香浓老酒化乡情
文汇世纪|他不听教练指挥,结果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
苏州河最大滨水绿地生变:临轨交站点布局教育科研用地,相当于豫园面积
携手华山医院,上海联通首创神经外科手术5G直播
上海地铁自动扶梯“左行右立”被叫停,官方回应:为了安全不提倡!
上海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今日成立
华山医院直播5G超高清开颅手术!5G商用元年:上海三甲医院与三大运营商“配齐”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三运受贿案一审宣判
观点| 高收入弹性产业需求将首先在上海爆发
234件文物呈现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盛况
海派文化见证者蒲汇塘有了专属“故事书”
文化惠民 如何释放消费潜力(解码·文化消费升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之道
江南园林 诗画水乡
从“江南水乡”到“喧闹魔都”的华丽转身 ——读《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江苏苏州高新区:深化金融创新 服务实体经济
斑鳖落幕?中国最后一只雌斑鳖在苏州去世 年近百岁 全球仅剩3只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