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几年之后中国将有自己的空间站
4月12日是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2011年4月7日,联大通过第A/RES/65/271号决议,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以便每年在国际一级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进各国和人民福祉,并确保实现其为和平目的维护外层空间的愿望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 ”
1961年4月12日是俄罗斯出生的苏联公民尤里·加加林首次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为造福全人类的空间探索开创了新的途径。
大会深信,将外层空间作为全人类的疆域,为和平目的促进和扩大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并不断努力使由此获得的好处惠及所有国家,这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现在我们对“太空”的定义主要在基于高层大气动力学等的基础上,人为选定海拔100公里高处为“卡门线”(Kármán line),飞行高度超过这个才叫进入太空。“东方1号”飞船(Vostok 1)的轨道高度在169公里以上,确然是翱翔在太空中。
“东方1号”飞船(Vostok 1,俄文为Восто?к)于1961年4月12日世界时06:07起飞,世界时07:55降落,飞行108分钟,轨道远地点315公里、近地点169公里。实际飞船并不大,直径只有2.30米,起飞重量4.725吨,降落重量2.400吨。
飞船返回时,在距地面7公里高时将宇航员加加林弹射出来,飞船和宇航员有各自的降落伞。
时至今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成为我国助力外交、彰显地位的重要名片。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轨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不懈奋斗,突破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等。
现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研制建造阶段。今年下半年,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首飞载荷将先后运往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发射场合练。后续,择机进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
按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是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全面提升我国载人航天综合应用效益水平。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为中国科学家,更是为全球科学家所提供的科学探索平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为探索人类未知世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张晓鸣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邵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