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代》周刊:“不会中文的人不可能走得更远”
▲一名德国学生在中国交流时,展示其写的中文。东方IC
在过去,中文和中国文化在德国颇受文人墨客的欢迎,德国大文豪如歌德、席勒和著名学者洪堡兄弟等,都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作为德国最伟大文学家的歌德,更是由于受到中文诗歌的启发,创作出了著名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现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文作为中国文化具象化的代表,越来越受到德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
德国《时代》周刊就曾指出,中国将在未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会中文的人不可能走得更远”。
汉学研究优于其他欧洲国家
德国的中文教学起步颇早。早在1878年,著名的莱比锡大学就设立德国第一个汉学教席,由甲柏连孜担任,他在1881年出版《中文语法》,从而为德国的中文教学奠定基础。1889年,甲柏连孜由特殊教授升为正式教授,转往柏林大学任教。在莱比锡和柏林,他培养了德国最早一批汉学家,并和他的高徒、汉学家高廷一道,将柏林打造成彼时德国乃至欧洲的汉学中心。
受二战影响,德国学者们纷纷外逃,汉学家们流落至世界各地。二战结束后,留在德国的汉学家们开始努力恢复德国的汉学和中文教育,汉堡大学和波恩大学先后重建汉学系。
近年来,在德国大学注册成为汉学系学生的人数不断上升,据统计目前约有6000人在德国学习以中文为核心的汉学。在德国,约有20所大学提供汉学课程,其中柏林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等更是蜚声全球的一流大学。
德国不仅在汉学教学上优于欧洲其他国家,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名列前茅。每年德国大学和研究所发表的汉学论文数在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以德国面积与人口而言,成绩算是相当不错。
德国不同大学的汉学系也各具特色。例如北威州的波鸿大学的汉学系,除中文外,非常重视学生对于中国经济现状的了解。波恩大学汉学系作为德国历史最为悠久、注册人数最多的汉学系之一,则非常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波恩大学东亚语言学院汉学系王璟翎教授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提到,该校汉学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历史的学习,例如,亚洲史是每一位东亚学院学生必修的科目。
近80所中学提供中文课程,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学生也将中文作为他们第二或者第三外语来学习。
在德国,普通高中又被称为文理中学,就读于文理中学的学生,将升入大学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1984年,德国汉语协会呼吁中学生应该学习中文。
到1998年,德国共有34所文理中学提供中文课程。如今,共有近80所中学提供中文课程。总的来看,提供中文课程的中学往往集中在德国经济比较好的州,例如北威州、巴伐利亚州和黑森州等。
在提供中文课程的德国中学中,有两所非常著名。一所是位于巴伐利亚州慕尼黑的圣安娜文理中学,该校早在1963年就开始提供中文课,是德国最早有中文课的中学。从2012年开始,该校将中文作为第三外语。据了解,该校的中文课程主要针对八年级学生,在为期3年的学习中掌握一些汉字以及中国文化知识,随后进入为期两年的高级阶段。
另一所则是位于北威州的艾森伯乐文理中学,该校自1994年开始开设中文课程。据了解,这所拥有近700名学生的文理中学中,有近100名中文学生。除了平时的中文教学外,该校还成立了中文合唱团,多次在大型中德青少年交流活动中献上他们青春洋溢的歌声。
掌握中文将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德国,除了能在中学和大学学习中文外,位于首都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和散落在德国各地的17家孔子学院,还能为社会人士提供中文课程。
德国人学习中文的动机是多元的,一大部分人是被中国文化吸引,希望通过学习中文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许多商界人士也开始学习中文。
记者曾经采访过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学习中文的一名中年德国女士,她拥有一家护理公司,她希望能将中国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引入德国,因此开始在中国文化中心学习汉语。
▲2017年德国“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冠军何本德。
2017年,德国“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冠军何本德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这名主修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材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学习中文一方面是被中国古老的文化所吸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德国企业都与中国市场建立联系,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掌握中文无疑将提升他的就业竞争力。
除了中国官方的中文教学机构外,记者发现在柏林,几所大型私立语言学校都提供中文课程。而在具有公益性质的成人教育中心,中文课程的排课密度也名列前茅。中文在德国持续火爆,甚至出现了中文老师不足的问题。今年4月,莱比锡孔子学院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报名十分火爆,而参加培训的德国中文老师大部分来自非孔子学院的社会办学机构,这也显示出中文在德国受欢迎的程度。
作者:报驻柏林记者 赵海博
编辑:陆益峰 吴雨伦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