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国际书展:在伊朗用影像讲述中国“时代的记忆”
4月25日下午,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之 “时代的记忆——中国人的故事”演讲会和图片展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图书馆引发伊朗观众热烈反响。
图片展上,10组对比照片,选取了40年间中国人民生活中出行、饮食、教育、休闲等10个不用方面的影像画面,反映了中国各方面的时代变迁。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理论家陈小波,著名历史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国际关系问题专家丁刚等嘉宾则在演讲会上分别发言,用大量珍贵的摄影图片生动形象地向伊朗人民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时间的力量》一书,选取近300幅中外摄影师的作品,用鲜活生动的图片故事和代表性话题,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从城市图景、社会生活、文化消费、精神面貌、教育状况等多方位讲述中国故事,为国际社会寻找中国问题答案、解码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打开一扇窗户。”
伊朗代表哈妮什·格拉伊丽博士也表示,中伊同属一带一路国家,两国交流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其中,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尤为重要。书籍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文交往最好的媒介,因为书籍记录了思想、影像、知识,更记录了时代和真实。
几十年来,中国杰出摄影家的影像和现实生活保持了最紧密的联系,他们用照片记录了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和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著名摄影理论家、评论家陈小波,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从通讯、发型、婚礼、饮食等七个维度,向伊朗人民再现了中国城市图景、社会生活、文化消费、精神面貌、教育状况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变化。从艺术的角度看时代,这些图片对于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至关重要。
陈小波说:“这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记录,平铺直叙,没有戏剧性冲突,没有构图,甚至没有主体,没有主角,但这些画面和场景,恰恰就是嘈杂无序而又生气勃勃的生活和历史本身。正是时代巨变,成为了每张照片的支点与依据。”
时间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更打破了昔日泾渭分明的城乡界限。数以亿计的青年人去远方追寻梦想,为脚下的土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塑造着一座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上海,一座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经济和文化名城,几十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著名历史学者、教授葛剑雄以上海为代表,通过十幅图片,展示了他记忆中的上海与今天的上海,深入浅出地与现场的读者共探中国城市的变迁之路。
几十年,对于个人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却只是短暂的时间刻度。改革开放的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途径,同时,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也从未停滞。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以他二十多年的海外采访经历,在现场梳理回顾了70年来中国的大国心路,从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理解中国。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与伊朗青年读者们在一起。
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三位嘉宾的分享引发了伊朗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浓厚兴趣,也赢得了会场内的阵阵掌声。会后,许多伊朗观众自发留在会场,与几位嘉宾热切交流,他们表示,这些故事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在感慨于中国巨变的同时,他们也向嘉宾们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故事。其中一位来自阿拉美大学的观众说:“我的妈妈来自中国,爸爸来自伊朗。20多年前,他们在大连相遇、相爱,结婚后,妈妈就来到了伊朗。现在他们两个一起开一家餐馆,我们很爱德黑兰,也同样爱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让世界理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时代的记忆”演讲会和图片展,通过个人、城市、国家三个角度的中国故事,向伊朗人民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了中国的发展之路,极大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对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夯实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不断加深、拓宽的中伊人文交流,将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推上一个新台阶,也必将为两大文明古国的当代复兴助力。
作者:报驻德黑兰记者 朱宁
编辑:王卓一
责任编辑:宋琤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