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

2019-05-04信息快讯网

【圆桌对话】

嘉宾:

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张颐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臧永清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尹昌龙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俞海萍

春日正是读书时。

阅读,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当我们静下心来,点灯开卷,这是个人的小时光;当城里洋溢着书香,乡间回荡着书声,这就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和风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也不断适应着阅读方式的演变,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特别是青年的阅读,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期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和出版专家来就为青年分享读书体会。

新技术带来新气象

记者:城市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青年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您认为,在形式、内容、渠道等各方面,当下的阅读呈现了哪些新气象、新趋势?

朱永新: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出现,为阅读的多样化、便捷化提供了条件。阅读的渠道多了,形式和内容丰富了,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走向移动终端阅读、听书等各种形式的阅读。但是也出现了阅读的碎片化,浮躁化等新的问题。

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信息快讯网

朱永新 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张颐武:当下的阅读环境和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互联网这种新的平台在迅速地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和路径,这种变化还是很深刻的。在阅读方式层面,现在网络阅读固然还不足以动摇纸面阅读的地位,但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种方式的改变使阅读更加便捷,阅读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是相当积极的。阅读方式越多,人们接触文字文化的途径也越多。在图像文化大行其道,占据了文化的主导位置的时代,电视和电子游戏都对于社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的时代,无论网络还是纸面,通过各种路径来阅读其实是普及和发展公众阅读生活的重要方面。

网络阅读和纸面阅读其实可以并行不悖。通过阅读和人类的文化创造保持接触,其实是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地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条件。一方面,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快速发生改变,诸如电子阅读、网络阅读在改变着阅读的基本形态,书和非书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选择的焦虑,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数量前所未有的巨大,海量信息涌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却又充满了选择的困惑和焦虑。什么都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这些新的情况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会。

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信息快讯网

张颐武 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臧永清:当下的阅读总体上是向好的。越来越多的人读书,越来越多的人读经典,读好书。读书的人不多,肯定不可以说阅读氛围好,读的都是些快餐式的文字,也不是好的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做的国民阅读率调查表明,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不断小幅上升。而书店的书架和出版社的数据则表明,经典、好书越来越有市场,内容含量不足的急就章和七拼八凑之作,越来越受冷落。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结束了。城市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很大变化。读书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所昭示的是集体阅读越来越成为时尚。阅读不只是个体的生存方式,还是人们融入群体的社交手段。互联互通的时代让迅速招募会员成为可能。科技的发展也让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买书不必去书店,动动手指,书就会送到你家门。你可以读纸书,也可以读电子书,还可以听书。从这些方面说,这确实是个阅读的好时代。

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信息快讯网

臧永清 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尹昌龙:就线上而言,载体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为以数字阅读为代表的新阅读注入了新气象。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手机成为人们的重要“器官”。手机时代,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现代休闲方式,碎片式阅读日趋流行,全新的阅读服务应运而生,将宏大内容拆解成细碎要点的个性化、定制化导读服务成为行业增长点。阅读内容较以往更便捷易懂,更可接受。

就线下而言,随着书业的复苏,实体书店重拾昔日的场所精神,通过丰富的空间设计、业态布局、活动组织,使阅读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手段、相互认识的途径,使包括亲子、朋友、恋人在内的人际交流从书开始但不是到书结束,加强人际交往的黏合性。

在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信息快讯网

尹昌龙 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前提

记者:推动全民阅读对国家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朱永新:阅读不仅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前提。阅读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城市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人的气质,人的素质,人的精神发育,都离不开阅读。全民阅读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键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最廉价的提高国民素养与国家竞争力的途径。

张颐武:今天倡导阅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然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没有阅读,人的素质就难以提高,没有阅读,社会就无法不断通过个体的提升得到提升。依靠阅读,个体获得成长,社会才能成长。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形成一种阅读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社会中的个人才能够对阅读有兴趣。这些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也是社会中的个人所需要的。阅读对整个社会的素质的提高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臧永清:国民、市民阅读程度如何,首先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创造力密切相关。阅读是创造力之源。都说犹太人聪明,其实他们的聪明源于大量阅读。以色列是世界上国民阅读水平最高的国家,人均年读书60多本。城市也一样,一座城市的市民爱阅读,这座城市的创造力就强。深圳就是这样的城市,市民阅读水平高,城市不断地创造经济奇迹。国民、市民的阅读水平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阅读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让人变得文明。多知书达礼之人,这个国家、城市的文明程度必然高。

尹昌龙:首先,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也相应地由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了以消耗知识资源、创意资源为主,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只有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升知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国家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阅读,人们不仅能收获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自身涵养与文明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为个人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此外,国家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我们休闲生活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号召全民通过阅读吸收知识,提升生活尤其是休闲生活质量,才能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

阅读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

记者:全民阅读6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您认为政府能如何营造崇尚阅读的社会氛围?是否能发挥在阅读中的引领作用?

朱永新: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需政府的大力推动。全民阅读6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本身就是政府推动的重要标志。应尽快通过发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全民阅读工作的推进,应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尤其加快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儿童阅读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应成为阅读模范,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味,以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机关带动书香中国建设。

张颐武:政府的倡导对于阅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政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读者阅读,通过促进社会对于阅读的关注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对出版业的支持,来提升社会阅读的便捷性,如最近许多地方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就是促进阅读的重要方面。把书香社会建设作为公共政策目标,其实是非常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而媒体等多方面的支持,对阅读氛围的营造也有重要作用。

臧永清: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用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全民阅读。首先是推进全民阅读立法,试图以立法保障国民的阅读权利,保障青少年的阅读时间。其次是拿出专项资金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大部分省份都有称呼不同的读书节。很多省市都给实体书店经济上的支持,希望实体书店变成区域性的文化活动场所。有些城市还向市民发放购书券,保证他们买得起书,看得到书。媒体也越来越重视为推动全民阅读营造氛围。这些做法对全民阅读都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像中国的党和政府这样重视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

尹昌龙:阅读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它关系我们当下的境遇,更影响着长远发展。要积极探索“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多方联动的全民阅读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要积极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向全社会普及读书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读书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使热爱读书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通过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向全民阅读事业进行资源倾斜。其次,可以积极推动举办读书节庆,打造阅读盛宴,营造覆盖全市乃至全国的读书氛围。最后,政府还要善于调动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各界积极性。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人们不断适应阅读方式的演变,也在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您有哪些读书的体悟和好的阅读建议跟青年朋友们分享?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这是我一本书的书名,也是我读书最重要的体悟。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智慧,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只有通过与它们的对话,才能真正为我们自己所拥有。我们虽然遇到的是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要求,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许多问题在本质上都是老问题,在先贤的著作早已经有过思考和探索。读他们的书,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至于阅读的方法,我认为首先是要给自己制订一个系统的阅读计划,每天挤出一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逐步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展,选择相应的书籍,帮助自己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关注各种报刊的书评版和专栏,寻找一些热门热点书籍,了解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张颐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读两头”,一方面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其实已经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多读有价值的新书,了解当下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接触时代的前沿,这对于视野打开很有帮助。

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并不直接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直接相关的书籍的阅读。这一方面包含着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公认的经典,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各种有趣的书。这种阅读会对人生发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一个人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熟悉,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不觉得乏味,其实是人修养和气质的关键的部分。今天的青少年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但人们还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与“非功利性”阅读缺乏有关。

臧永清:无论传播介质、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有一条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读好书。所谓好书就是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含量大,叙述技巧高超的书。这些书会让人终身受益。怎样挑选好书?首先是选各门类经典作品和被广泛称道的新作。其次是在版本上下功夫,同一本书,不同版本可能就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名家著译、名社出版的书更可信。现在经典名著的版本有很多,大多数版本是跟风书,是速成书,编辑质量差,出版过程短,是不可信的。读者在选书时一定要睁大眼睛。

另外,要处理好精读与速读的关系。有很多阅读推广人士呼吁要读整本书。其实,对于经典、对于真正的好作品,才必须去精读,甚至要反复去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而对那些思想、文化、知识、审美含量都不充分的作品,速读没有什么不好。在没有多大价值的书上花很多时间,无疑是在浪费生命。

尹昌龙:第一,要多读经典。一本好书对一个人的积极促进作用很有可能会持续一生。经典好书经过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检验,是人们传承下来的最有质量、最值得读的出版物,是我们深度阅读、自我提升的首选。第二,要边读书边思考。带着思考阅读,有利于我们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将阅读引向纵深。最重要的是,只有经过思考,所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我们吸收,成为我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第三,要将读书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习惯。我们倡导全民阅读,正是希望每个人都养成读书求知的习惯。

阅读程乃珊,就是阅读上海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文汇时评 | 美好生活需要怎样的美好阅读
世界读书日开启上海书香礼盒!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热爱阅读
用京昆字韵吟唱古典诗词会给读者什么样的阅读体验?“上图之夜”有答案
维也纳二十世纪乐团亮相“上海之春”,诠释多位中国作曲家最新作品
德黑兰国际书展:在伊朗用影像讲述中国“时代的记忆”
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发布特别安全预警
人民日报:这居然是中国空军拍的?!
话剧《追梦云天》展现中国制造“硬核”
近90年前中国外交官的家宴吃什么?都藏在这册私家菜单里
声漫|习近平: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中国梦•践行者】从普通学徒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用雕刻刀刻出神奇
漫步松江街区 阅读建筑之美 感受“上海之根”的前世今生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复旦医科高材生毕业后扎根西部,他说那里有基础医疗的“根子”
“五四”断想:百年风雨中的中国科学人
霸气!34岁女博士自荐入伍,6年后成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她的一句话燃爆热搜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显著 智能化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读屏时代,如何享受阅读之美
文汇书单 | 阅读西方 · 原版书五本
文汇书单|阅读文艺
“读书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市北中学举办师生读书分享会,在阅读中找到青春定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