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标率28.8%

2015-09-11信息快讯网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讯 (记者 许琦敏)昨天,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与市科委联合发布了2014年上海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上海仅有28.8%的公民达标。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公民科学素养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这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以能力为导向。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科技部从2007年开始,委托上海市科委牵头,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及测试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能力:科学生活能力、科学劳动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受访者只有当四个方面的能力考察全部合格,才被视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即达标。

科技部于2011年、2012年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试点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最高的北京为30.2%,上海其次为26.6%。今年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较2012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

这次调查于2015年初展开,在全市17个区县范围内随机抽取了2000名年龄介于18-69周岁的城乡居民(不含现役军人和智障人士),共涉及80个居村委会。尽管四方面能力都合格的受访市民仅占总数的28.8%,但从单项能力来看,合格率还是相当高,如“科学生活能力”合格率为69.5%,“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合格率为66.2%,“参与公共事务能力”合格率为59.5%,“科学劳动能力”合格率为47.7%。

该调查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刘晓玲博士介绍,该调查强调的是公民对科学知识的获取、应用能力,从价值取向、行为表现、知识构成三个维度进行测试。比如,关于地震,调查问卷并不问“地震震级有几级”这样的问题,而会问“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表示,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获取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就可对各种谣言有更强的识别、免疫能力,也可在遭遇危险时,采取更妥善的措施保护自己和周围人。

据悉,该调查所积累的信息、数据,将有望成为科普发展的“风向标”。例如,本次调查发现,上海市民在“安全生产”上的达标率较低,今后则有可能针对该项目加强科普宣传教育。

本次调查还发现,电视为公民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对象使用电视的比例最高,为78.4%;其次为网络(63.6%),报刊杂志(59.4%)。另外,通过手机获取资讯也占较大比重,达48.7%——若将网络与手机合并起来看,则会发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大众科普的主渠道。

此外,这次调查显示,科学家、医生和教师列社会声望最好前三位,其中63.2%的调查对象认为科学家职业社会声望最好,其次为医生(46.8%)和教师(33.5%)等。有逾八成公民认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必要性,近九成被调查者看好科学技术的能力,认为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或一部分问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