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

2019-07-27信息快讯网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信息快讯网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上个月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摘得文华大奖以来,成为申城舞台最炙手可热的演出。

它以李白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艺术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把石库门、里弄、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于舞台,辅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切合当下审美,彰显真实人性,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崇高信仰,以及为了党的革命事业牺牲自我的坚定信念,引导人们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上海戏剧学院高雅博士认为,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两位编导跳出了以往舞剧编创中经验主义的围栏,用圆融调和的实践方法解决了舞剧中叙事和抒情二元对立的状况,通过诗意的象征思维,运用“以小见大、以虚写实、象外之象、灵动空间”等意象创构手法,巧妙地解决了舞剧编创中最大的难题,用全新的视角开创了舞剧编舞新思路,为推动舞剧编创“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典范。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信息快讯网

高雅在《“立象尽意”与舞剧表意——析<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意象创构方法》一文中认为,意象理论奠定了中国传统舞蹈中的尽意特征,同时为当代舞剧的创作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它强调基于主体在情景交融中产生的象征生命意味的情感体验,以“象”的提取和塑造为方法,最终达到“意”的传达,比西方基于戏剧式的编舞思维更适合中国舞蹈的表达。如能对意象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出适合舞剧“立象以尽意”的编创方法,不仅会对中国舞剧的创作思路带来启发,更能让舞剧创作找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回家之路。

首届中国艺术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今天在上海戏剧学院成功举办。今年适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论坛围绕“百年中国的艺术学理论”为主题,旨在回顾总结中华民族百年历史浮沉中所遭遇的多元思想激荡,探讨在新的时代大潮面前,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如何在汲取传统思想和借鉴域外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话语、建设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同时为本学科的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视野,以促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繁荣发展。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信息快讯网

本届论坛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和上海市美学学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承办。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紧张筹备,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42所国内外高校在读博士生共80余篇高水平论文。来自各高校艺术学理论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生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本届会议共分12组分论坛,论文主题涉及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创造性阐释、中国艺术学话语的现代性阐释、艺术理论与美学的互相建构、艺术史书写和重构、艺术研究方法论以及艺术批评、艺术传播、艺术管理、艺术教育等诸多议题,包括了大量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当代问题,促进了艺术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和艺术实践领域研究的互动,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很多博士生的论文视角新颖、见解独到,并有观点的交锋。

在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创造性阐释方面,复旦大学夏天博士的论文《逃离黑格尔?——论贡布里希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批判》一文,考察了贡布里希对艺术史传统中的黑格尔主义有五项著名指控:它们分别是审美超验主义、形而上学乐观主义、历史决定主义、辩证相对主义和历史集体主义。文章认为,除却历史决定主义和辩证相对主义以外,贡布里希所指出的另外三点谬误与危害都值得深入反思。最后,结合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廷与美国视觉文化学者詹姆斯·埃尔金斯的洞见,阐述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之争对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参照意义。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信息快讯网

又如南京大学刘昌奇博士的论文《技术时代的艺术危机——论阿甘本对现代艺术的批评》一文认为,丹托的“艺术界”、迪基的“艺术体制论”的理论源头都始贡布里希的艺术哲学,贡布里希才是艺术体制论的真正创建者和奠基人。与丹托和迪基试图通过美学思辨为艺术提供定义不同,贡布里希从语言学、社会学出发,致力于微观文化史和艺术史研究的具体实践,这为艺术体制论提供了一个更为基础的“复调叙事”,并对20世纪中期之后的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社会学转向具有深远影响,但这一点长期以来却被艺术体制论研究者所忽视。两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贡布里希的艺术史论和艺术哲学理论的当代启示进行了阐释。

东南大学陈仕国博士的《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理论的关键词研究》一文认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虽未直接呈现接受理论,但并非表明其艺术接受理论的空缺。较之西方,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理论的接受方式、接受原则、对待读者的地位及接受的出发点上等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恰好构成了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理论的显著特征。因此,将方法论切入关键词层面的思考,针对四组关键词所对应的接受方式,即“夫乐有适”、“心亦有适”的接受心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接受方法;“以物观物”、“以理观物”的接受原则;“神与物游”、“心物同构”的接受境界予以梳理与阐释,不仅呈现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理论的一些新概念,而且体现了对古典艺术接受理论批评方法的某种新思考。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为艺术学理论注入新思想?这些青年学者有话说-信息快讯网

艺术学理论与视觉艺术研究方面,上海师范大学温德朝博士的论文《汉画像的空间叙事:问题及论域》一文认为,汉画像被誉为“绣像的汉代史”,是最具中华美学精神的原生艺术形态之一。汉画像是墓葬整体叙事的重要构成,汉人按照阴阳五行、“大象其生”的观念,以图绘世界的形式为逝者营构一个缩微的、理想的栖居空间,从而是实现“幽墓既美、鬼神既宁”的审美化生存。从空间生产的角度考察汉画像艺术,主要是把他作为物理空间、图像空间、美学空间来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汉画叙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即画像文本如何以及为何呈现汉代社会。

本次论坛特邀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宝贵教授、周斌教授、汤筠冰副教授、上海艺术研究所周锡山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夏锦乾研究员、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上海政法大学祁志祥教授、张永禄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黄意明教授、支运波教授、施錡教授、张麟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副编审、南京艺术学张素琴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等担任各分论坛学术评议。

作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系列之一的博士生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2021年的博士生论坛将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


作者:童薇菁

制作: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林毅夫:从70年发展看经济学理论创新
这个科委、教委拿出资源“力挺”的创业学院今成立,培养理论实践不“偏科”的双创人才
美国智库宣称中国对新加坡华人施加影响,我使馆驳斥
美国务院“帮腔”越南,称中国在万安滩海域的活动威胁地区能源安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我国保持就业物价稳定市场供求平衡
14.67万亿:中国外贸韧性够足!
有关方面:已有中国企业进行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①)
看腻了钢筋水泥?伦敦、纽约工业遗存变身空中艺术街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巴库举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②)
八号桥艺术空间成为“艺术上海“线下门户之一
吴为山:为时代人物塑像 | 好的艺术塑魂育人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③)——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课堂将“登陆”西岸
狄更斯博物馆买下130年前失踪的狄更斯肖像 | 一点艺术
这个论坛上上发布了《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19》
持续关注:贵州水城山体滑坡已搜救出遇难人员28人、失联23人
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于这座城,如今那里汇聚了更多“上海力量”
去世前两个月他选择二婚,相差38岁的爱情秘密,藏在这批首次亮相中国的照片里
最美奋斗者 | 孟执中:白手起家搞中国的气象卫星
文献艺术展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林徽因,她是怎样的“人间四月天”?
【中国那些事儿】 “歪果仁”又来安利中国高铁了
中国“刀锋战士”上演真实版“湄公河行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⑦)
深情回望七十年 理论学习“动起来”
用好学习《纲要》的金钥匙(思想纵横)
“演员和观众应当分离”:为何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排《伽利略》的“陌生化效果”得到空前释放?
纪念古斯塔夫·库尔贝诞辰200周年:永远只画亲眼所见事物,这才是他眼中鲜活的艺术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⑧)
大船驶入,瀑布飞降,这位艺术家在中国的规模最大个展免费对外开放
请查收,这封用科技与艺术为我们头顶这片宇宙星空书写的浪漫情书
艺术史家与艺术理论家,在同一区域都有朝天开枪的权利:潘诺夫斯基谈如何才能让艺术史受人尊敬
看高清海报 学习主席强军思想
《指导意见》问答来了!自2022年起,各“一条龙”高中开展优秀体育、艺术学生招收培养工作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