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海对口扶贫云南的“多多农园”项目,以实现消费需求和原产地供给直连为目的,探索农业生产和流通新模式,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拼多多计划在未来5年内,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进而推动专业化、组织化的互联网+农产品。“新品牌计划”的出发点是为广大消费者找到、甚至创造更契合他们需求的产品。用什么模式找到和创造?如何降低成本?平台是个双边市场,欲为消费者考虑,就必须也为生产者着想。拼多多就是这么做的。“新品牌计划”将扶持覆盖各行业的1000家工厂品牌,以C2M(从消费者到工厂)模式简化供应链,大量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让企业实现低成本品牌化,帮助它们有效拥抱巨大的内需市场。
电商促进了贸易,贸易深化了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有利于生产。个中原理,在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那里就有了充分的解释。电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进而又利用了大数据、智能化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连接了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实现了需求侧便利和供给侧创新,产生了传统商业活动难以实现的广度和深度,乃至效率和效益。因此,拼多多在供给侧所做的工作,在连接服务与制造上已经和将要产生的效果,对不断优化我国的供给体系,从微观层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无论“多多农园”,还是“新品牌计划”,这两个项目都具有商业价值,或者说长远具有商业价值,但更要看到的是,它们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多多农园”是在云南保山的扶贫行动中,从一两个点做起,致力于通过改造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既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又从长期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确保整个行动可落地见实效。在中国大量中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口,“新品牌计划”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产品的企业,从规模、技术和品牌等多方面帮助它们实现转型,提升效益。我认为,要让拼多多将这件好事持续地做下去,并能够把好的经验和模式复制推广到全国,除了拼多多还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同时应该得到各级政府、慈善机构、社会企业和有识之士的广泛支持。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要让这些支持具体化,或政策到位,或资金到位,抑或实物和人力到位。实践将证明,这些支持对于这两个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陈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