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谈“创新与守旧”:如果那迷人的酱香味没了,茅台酒就不是茅台了
日前,莫言在一次演讲中用人们熟悉的小故事,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守旧与创新”。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句话,说有一条疯狗名字叫创新,跟着我们屁股后面咬。”莫言说,那时的文学领域里,大家都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这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因为对当时现实的创作成果、创作理论的不满,也是在我们与国外同行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产生巨大的压力与刺激”。
怀念母亲蒸馒头的味道,看上去是怀旧,实际上是对创新成果的不满
说到创新动力,莫言说,粮食大幅度增产,除了大量使用肥料、农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良种,以及各种各样的药物、饲料,刺激家禽快速生长繁殖。过去养大一只鸡需要半年,现在20多天就长大了,甚至更短时间。
“创新的目标就是要生产既环保又健康的产品,比如长得又快、味道又好、对人体无害的禽、蛋、肉、鱼等。比如,老祖母煮的鸡蛋的味道,母亲蒸的馒头的味道,看上去是怀旧,实际上是对创新成果的不满。”
“我们经常呼吁重读经典,不仅自己读经典,也呼吁孩子们读经典,这样一种怀古现象也是对现代作品的不满。尽管如此,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杂交稻米的味道,也许不如原来的稻米味道好,就否定杂交水稻一样。”莫言道。
茅台酒无论如何创新,如果那迷人的酱香味没了,也就不是茅台了
莫言说,在科技领域需要革命性的思维,文学艺术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等,则需要怀旧情绪,甚至复古意识。“文学无论如何创新,如果与人的情感命运无关,也就没有意义了。”
他说,比如茅台酒无论如何创新,如果那迷人的酱香味没了,茅台酒也就不是茅台酒了。“迷人的不仅仅酱香味,各种香气都有入迷者,能不能酿造勾兑出一个新的香型并让人入迷?几百年后我们也将成为古人,我们的创造成果也将成为古迹。能否成为典范,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
能不能赚钱不是弘扬一个文化的唯一标准,但起码是重要标准
“文化创造价值,文化能不能赚钱呢?当然文化可以赚钱。但我们的戏剧,我们的很多艺术都是依靠政府补贴才能支撑下去,我们每年排演大量的戏,演三场两场束之高阁。花那么多钱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当然也许创造了一些社会价值。”面对当前中国文化市场,莫言坦言,“差的文化不可能赚钱,好的文化肯定可以赚钱,能不能赚钱不是弘扬一个文化的唯一标准,但起码是重要标准”。
以伦敦西区剧院为例,莫言曾在伦敦西区看过两场歌剧——雨果的《悲惨世界》。2009年第一场,2019年第二场,时隔十年,戏依然每天上演,剧场已成《悲惨世界》专有剧场。座椅已经破烂,依然一票难求,据说演出已达9000场次,且每场座无虚席,有时候甚至一天演两场。“这样的演出盛况和票房自然要赚大钱,我们到伦敦西区看过很多演出,歌剧、话剧、舞剧,同样一票难求。西方这些国家,舞台艺术是赚钱的。”
转载自《新华每日电讯》(原题为《莫言巧用小故事阐释“守旧与创新”》节选)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