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我用最贵最好的药”这样真的好吗?
图说:中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资料图
“医生,可以给我用最贵、最好的药吗?”——在医院门诊、病房,当医师为患者开抗生素药时,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
近日,在国内高校首个抗生素专业——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制造工业专业设立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华东理工生物学药学教授、国家“青年千人”专家刘润秋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下,中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用药时的“越贵越好”心态,而医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冒险违背患者的要求,这种局面,正在加速细菌耐药性。
只选贵的、新的抗生素,反促使耐药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于致病细菌一直束手无策。直到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人类才能对细菌感染进行有效打击,青霉素也就成了第一个商业化的抗生素。至今,对付许多传染性疾病,抗生素依然是最有力的武器。抗生素药物作为一种基础用药,临床使用广泛,也是我国医保中最重要基础抗菌药物。
刘润秋介绍,在国内,大多数人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误区,普遍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治病越有效。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药品。只要使用得当,几分钱一片的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刘润秋指出,新出的抗生素无论从抗菌范围还是抗菌强度上,确实比老一辈抗生素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往往是由细菌的耐药性推动的,也就说新药的产生往往是为了解决耐药的问题,而不是增强疗效。如此一来,如果人人都选择新的、贵的抗生素,那么,新的耐药性问题就会很快出现。
抗生素滥用,源头之一是畜牧和水产业
中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抗生素使用量惊人,2013年一年使用16.2万吨抗生素,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刘润秋指出,与医疗使用抗生素下降成反比的是,中国的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正越来越普遍,用量越来越大。
“欧盟已经禁止在畜牲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美国也正在考虑采取相同的步骤,他们都会对上市的肉类及水产品采取抗生素含量检测,但中国却没有”,刘润秋介绍说,正是通过这个途径,抗生素残存物转移至了人体内。今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000多名8至11岁在校儿童进行尿液检验,结果显示:近六成儿童的尿液中含有抗生素。
耐药性危害有多大
刘润秋说,虽然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进入人体并没有直接危害,但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环境污染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究竟有多可怕?一旦广泛耐药发生,将发生“无药可用”的险境,即使是剖腹产、髋关节置换术等常规手术,患者死于手术并发感染的风险亦将倍增。
有调查表明,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95%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79% ,这一数字远高于英国的22%和各国平均水平的30%。
寻找新抗生素的同时,民众仍须走出抗生素误区
对于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刘润秋坦言,如果从畜牧业和养殖业来看,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为此,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替代传统抗生素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生素”,刘润秋说,新型抗生素与传统的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加速抗生素的溶解,如果抗生素进入人体内,三、五天内能够迅速溶解,不会残存在体内,其耐药性的问题就能够解决。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攻克这一世界难题。
刘润秋最后强调,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走出抗生素的使用误区。除了“药越贵越好”之外,还包括“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其实,炎症是人体组织受到损害时的反应,表现为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过敏、烧伤、烫伤、冻伤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等各种损害都可引起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就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还有,“抗生素可用于预防感染”,事实上,抗生素主要是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不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不可能预防感染。相反,常将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可能会延误病情,还会促使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