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2015-12-11信息快讯网

■杰弗里·雷蒙

上海纽约大学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探索和实践-信息快讯网

 

杰弗里·雷蒙

Jeffrey Lehman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首席执行官。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院院长,法学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前任校长,中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席。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公共政策研究院,并获得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J.D.学位。

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上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项,就是创新高等教育。

两年前,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办中美合作大学的城市。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是上海立足创意创新,面向国际化经济需求,打造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虽然现在就断言其成功为时尚早,但学校目前的发展势头着实令人鼓舞,也使上海成为其他城市竞相模仿的榜样。

过去25年,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全球性融合的速度和程度之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高度融合的时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里有效地开展工作。

兴起于上世纪末的两大潮流——全球化、信息与通信技术,促成了当今这种基于创意创新的国际经济。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上海纽约大学因此应运而生。

全球化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制定了一套被称作KOF的指标体系,专门用来衡量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的全球化程度。全球贸易与资本流动、跨国通讯和信息交换、文化交流,以及各国通过外交、协定、国际组织等形式开展的国际政治和管理活动等等,都被纳入了计量范畴。毫无意外地,KOF指标显示,过去25年,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全球性融合的速度和程度之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在这个全球高度融合的时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里有效地开展工作,也要明白文化差异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哪怕大家生活的本质是大同小异的。

若想要理解何谓文化差异,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著名华裔作家任碧莲 (GishJen)写的《TigerWriting》。任女士的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江苏人。他们年轻的时候移民美国,在纽约相识。任女士在纽约郊区的家中长大,后来在美国上大学。她的一系列小说作品获奖无数,为她赢得了“杰出美国作家”称号。

在《TigerWriting》一书中,任女士阐述了文化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她描写了她出生于中国的父母和她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之间存在的观点和表达的区别。为了生活和谐、工作顺利,她努力把两种世界观在自己身上融合起来。

在当今时代,政、商各界的领导者都要具备任碧莲这种对文化差异的领悟,才能有效领导多元文化的团队。上海纽约大学顺应这一趋势,着力培养学生的这一素质。

我们学校的学生中,一半是中国人,另一半来自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每个中国学生都有一个外国室友,每个外国学生也都有一个中国室友。我们是全英语授课,但所有外国学生都必须学习中文。学生们既要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要读孔子、荀子。他们四年本科当中的三年在上海读书,另外一年则要流动到纽约大学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其他校园或学习中心。

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在他们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都深刻地体会着人与人的融合,体会着文化差异造成的无意中的误解。同样,在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些学生也在时时刻刻锻炼着克服误解、理解沟通的能力,并获益匪浅。

博学对人才来讲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标准,但上海纽约大学要求学生的“广度”,要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博学。现在的创意创新里,对机器和算法的知识不可或缺。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会要求所有学生要学习算法设计。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影响力同样巨大。去年,布林约尔松 (ErikBrynjolfsson)和麦卡非 (Andrew McAfee)撰写并出版了《第二个机器时代》(《TheSecond Machine Age》)一书。在书中,他们向世人描绘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人类生存技能的颠覆。机器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原本需要人做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而人类也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会有越来越多由算法驱动的标准化工作由人和机器共同完成,机器是算法的执行者,而人则是算法的设计者。人类还需要更多地从事非标准化的、意识流的工作,拥有更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更重要的是,人类想要在第二个机器时代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开展创新,寻求产生新事物的可能性,并通过清晰、客观的分析来评估这些可能性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或者只是一堆“聪明的垃圾”(clever junk)。

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创想”(ideate),不断想出新的方法来不厌其烦地观察和解读同样的信息和数据,并从中得出越来越深入的结论。他们还要学会试错(riskfailure),在反复的提出观点——验证观点——推翻观点中不断前行。上海纽约大学亦顺应这一趋势,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能力。

上海纽约大学沿用了一条科学界公认的理念,那就是优质的创新需要三大要素:专业的素养(扎实掌握某领域的最先进技术)、原创的精神(提供最新的观点和事物的能力)、求真的渴望。

专业素养方面,上海纽约大学首先强调一个“深度”。学生要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成为“专家”所必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然而“深度”只是创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优质的创新还要求“广度”,也就是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的广泛了解,从而能够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专业。

研究告诉我们,创新并不一定意味着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点子。通常情况下,创新是指把某个领域中的东西应用到其他领域,并使之发挥作用。

一个经典案例就是电脑上的字体。字体本身并无新意,但苹果电脑将字体变成个人电脑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则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作为一名计算机专家,乔布斯的“深度”体现在他设计出了苹果电脑。而他的“广度”则体现在他学习了书法以后,就深入钻研怎么样才能把字体这个东西应用在电脑上。

但请不要狭隘地看待这个例子。创新的“广度”并不仅仅指把一个领域的东西搬到另一个领域。这个例子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对不同领域的涉猎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让创新的萌芽在专业的土壤中萌发。

另一个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布林约尔松和麦卡非在他们的书里提到“创想”,就是从同样的数据和问题当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新的东西。可你知道什么学科最能培养创想能力吗?是诗歌!著名的诗歌艺术学家艾布拉姆斯教授(Professor M.H.Abrams)曾经描绘了诗歌的“第四维度”:时间。认真读诗的人会发现,同一首诗,每一次读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为了能让自己在专业里保持创新的头脑,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深度和广度。他们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各个学科。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还有自然科学。

博学对人才来讲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标准,但上海纽约大学要求学生的“广度”,要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博学。现在的创意创新里,对机器和算法的知识不可或缺。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会要求所有学生要学习算法设计。

在我们学校所有的算法相关课程当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互动媒体艺术(Interactive Media Arts,IMA)。这门课由一位上海纽约大学和纽约大学帝诗艺术学院的联聘教授执教,教学生怎样将现代科技和创意结合起来,比如用3D打印来创作艺术作品;用手机应用来操控安装在衣服上的LED灯,使形成各式图案;制造可以探测室内PM2.5浓度,并控制空气净化器的机器人等等。

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领导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无论是建筑、商业、烹饪、工程、时尚、历史、文学、数学、绘画、还是科学等等,任何专业,绝无例外!

除此以外,上海纽约大学对学生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有一些素质对于创意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者要敢于尝试,不怕犯错;还要敢于在其他人面前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点子,不怕被别人指出错误。

因此,上海纽约大学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授教他们的东西。学生要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他们要学会利用课堂时间来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个例子,我们所有的大一新生都要上一门我教的课,叫《全球视野下的社会》。我在这门课上用的教学方法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课上,我会随机抽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就他们的答案不断继续发问,并形成讨论。很多学生一开始很畏惧这种方式,怕答错了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但他们很快就克服了畏惧的心理,并逐渐学会了用他们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他们自己观点的技巧,哪怕有的观点可能有点离经叛道。因为他们了解到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观点就被贴上标签,而且在充分的讨论之后,他们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

上海纽约大学对创意创新的培养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前任副院长在上海纽约大学开设了一个“创造力+创新项目”(PCI),致力于敦促所有学生,无论专业,都能时时刻刻思考创新。这个项目要传达给学生的就是,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领导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无论是建筑、商业、烹饪、工程、时尚、历史、文学、数学、绘画还是科学等等,任何专业,绝无例外!

PCI项目会为学生举办各种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讲座和活动,内容涵盖数据可视化、新金融工具、绩效辅导等等。即将开放的“LiveLab”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他们创新创业点子的实验空间。同时学生还能在这里接受相应的创业辅导,比如运用“硅谷之父”史蒂夫·布兰克(SteveBlank)的商业模式课程(LeanLaunch-pad)对学生进行商业开发方面的培训。

PCI项目还把学校和中国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邀请中国顶级企业家来和我们的学生进行交流。今年春天,一家上海的商业加速器就在上海纽约大学举办了一场创业投资选秀。同时,学校还和一些上海极具潜力的创业企业合作,让学生以实习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

所有这些举措正在潜移默化地将创新精神根植在上海纽约大学学生的心中。中国第一场大学生创客大赛就是由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主办的。

去年,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举办了一场开放式网络研讨会(BarCamp),讨论科技发展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作用问题。讨论的案例就是一位患有肌肉萎缩的少年希望可以和哥哥玩电子游戏,但他只有一个食指可以活动。针对这一案例,一名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开发出一款名为“JoyMouse”的鼠标,只要一只食指就能操作。“JoyMouse”还在DFRobot举办的竞赛当中获得二等奖。这个学生没有满足于竞赛获奖,他想要做得更多。他把JoyMouse给了CereCare,这是一家专门服务小儿麻痹患者的机构。JoyMouse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些患者的生活。

去年,纽约大学在其三个校园(纽约、阿布扎比、上海)之间举办了一场名为HackNYU的创客大赛。远隔千里的几百名学生参加了这个比赛,在24个小时的时间里不眠不休地试验、开发着他们想要一鸣惊人的创意。最终获胜的作品是一款名叫Discuss的手机应用。这款应用能让上同一门课的同学在学术材料上进行实时的书面交流。他们可以对材料进行标注和记录,所有人都可以实时看到别人的修改和笔记。它还内嵌讨论版功能,学生和老师可以实时提问或发表意见。这款应用的开发者不是来自纽约,也不是来自阿布扎比,而是来自于纽约大学最年轻的门户校园,这个致力于帮助上海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学校——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滩黄牛党知多少:沪牌难拍弄临牌
上海梧桐穿上超萌“毛衣”引市民驻足拍照[组图]
上海吃货不可辜负的香港美味top7
上海居民同志们:2016最新放假时间表出炉啦
上海瞬间降温! 图揭苦逼南方人各种取暖神器
申城迎来海外留学生“归国潮”
纽约情调的6家上海咖啡馆 时间都煮进咖啡里了
唯“一流指标”论,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作业奇葩 是培养素质还是考验家长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发布 中小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不足
【每周一书】《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南京大学团队斩获第二届“高顿财经杯”决赛冠军
今年上海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75例 青年学生人数上升
五角场大学路吃货地图 50元吃出与众不同
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对大学生的榜样作用
中国拍黄瓜走红纽约 被赞超“酷”
产学研合作为德国企业带来创新活力
从“第一等大学”到“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沪剧院将推活动 纪念解洪元百年诞辰
上海司法改革下好“先手棋”
老师把学生打得屁股大片淤青不敢上学
上海各大面包店畅销单品盘点 下班回家带两个吧
逛过这些幽静小街才叫真的逛过上海
幸福来得太突然!上海人又多了能直达的地方
医学院学生未婚生子用剪刀扎死男婴
小学生写诗感叹周末补习太忙:我要出去
美使用《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不再让中小学疲于应付考核
小学老师在家长群发学生罚站照被质疑
智商比拼财商对决 大学生理财高手名次揭晓
复旦大学获7亿元豪捐,部分用于筹建国际金融学院
纽约遇罕见暖冬或迎“粉红圣诞”
靠吐槽赚钱?90后大学生还未毕业年薪百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