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气候协议如期发布

2015-12-12信息快讯网

在各方努力下巴黎大会出现积极势头,各缔约方关键分歧已少于20处,有望最终产生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

■于宏源

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11日说,原定当天形成的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将推迟至12日早间(北京时间12日下午)发布。这意味着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至少延期一天。

“雄心壮志联盟”横空出世

笔者在大会现场强烈感受到,当前巴黎气候谈判进入最后阶段,也是博弈最激烈的阶段。就在谈判进入倒数第二天之际,欧美临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脆弱国家召开新闻发布会,自称是“雄心壮志联盟”(HighAmbi ti on Coal i ti on)。其成员国包括欧盟、美国和79个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而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却不在里面。特别是美国官员强调,“某些国家”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壮志”。可见西方国家在最后时刻施展谈判手腕,不惜造成谈判成果功亏一篑的局面,也要捞取谈判利益。

但实际上,这种突然而来的“雄心壮志”是没有真凭实据的。任何气候变化的远景和行动,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支持,欧美的高目标实际上缺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支持,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仅在资金和技术援助方面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减排目标也被主要科学组织认为偏低。而美国国内政治决定了美国气候外交的敏感和脆弱性,无论有多雄心的目标,美国国会都可能会否决,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曾经在美国参议院被99:1否决。美国所谓的“雄心壮志”缺乏国内支持和立法基础。

此外,气候谈判外交也是国家利益的竞争,欧美国家为了在巴黎气变大会谈判中得到更多利益,巧妙借助所谓“雄心壮志”联盟,大打减排雄心牌,恰恰是为了对发展中国家施压而谋取实质利益。

各方还在纠结哪些分歧

另外一个导致谈判文本迟迟无法出台的主要原因,即各方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的分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立场相近国家集团(LMDC)坚持公约框架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基本原则,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弱化或者“与时俱进”地重新阐释该原则。比如美国等希望在资金、技术、透明度、减缓等方面都不采用原有缔约方“二分法”。

透明度问题也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的焦点。数据安全和数据透明是气候变化谈判的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基准年、时间范围、假设、方法论等减缓数据方面落后。但是如果完全由国际组织或发达国家主导透明度进程,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能源数据安全堪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不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发展中国家透明度建设。

非洲国家等一直坚持“损失和伤害原则”单独成为一个谈判协议的章节。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华沙损失和伤害机制的形式大于内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资金问题,目前可能被虚化,2020年如何实现绿色气候基金达到100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似乎都失去了“雄心壮志”,在谈判中环顾左右而言他。

然而,当前在各方努力下,巴黎大会已经出现了积极势头,最后的文本出现的关键分歧已经少于20处。各缔约方经过艰苦磋商都表现出一定灵活性,大会有望产生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为2020年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奠定法律基础。各国在竞争中妥协,在维护国家利益中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第一周的气候峰会影响空前,在提高政治共识、吸引融资和促进全区全方位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效果;中国和印度在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积极行动也已成为推动谈判的重要动力。

对全球而言,国际气候谈判进展缓慢,全球气候变化风险与全球治理之间的“赤字”将越来越大。此次巴黎大会虽然很难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气候难题,但大会在解决关键问题上迎难而上证明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不仅仅是“零和关系”,谈判领域的适度竞争恰恰可以有效推动达成全面、平衡和有雄心的全球气候治理。同时,在激烈的气候谈判中,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实质话语和倡议权也在不断提升。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