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寂与上海的缘分

2016-05-23信息快讯网

沈寂与上海的缘分-信息快讯网

斯人已逝,连载依然。沈寂先生的《昨夜星辰》在《解放日报》的连载今天到了尾声,最后这几期,我们不得不为他的名字加上黑框。陪伴沈老生前完成多部力作的韦泱先生此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勤勉、正直、扎实的写老上海人物和掌故的行家里手,以及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绵长的情愫。

沈寂走了。在弥留之际,女儿汪清天天守在他的病榻旁,读着《解放日报》连载他的《昨夜星辰》,让他安详、平静地走完坎坷而丰富的一生。当初闻知报上要连载他的这部书稿时,其兴奋的心情,不亚于三十多年前《解放日报》连载他的《一代影星阮玲玉》《一代歌星周璇》和《大班》。

去年,年逾九旬高龄的沈寂仍笔耕不辍,且硕果累累。先后出版由他撰文的抗战题材连环画《四行孤军血战记》,出版他写老电影人的文集《昨夜星辰》以及长篇回忆录《沈寂口述历史》。我在编写《沈寂年表》时,常沉入思考:从1942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第一篇作品《子夜歌声》起,至今七十多年,他如何像一位文坛长跑运动员,保持着久远而坚韧的耐力。靠的是他的天赋,他的勤勉,他不言放弃细水长流对文学的挚爱,和他对这座城市丝丝缕缕绵长的情愫。

他的人生本身就极富戏剧性。孩童时因家庭关联遭绑票。以后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曾辗转到苏南加入新四军。在大学读书时因与进步同学牵连,被关进日本宪兵队上重刑。后来他写小说、编刊物,结识了当时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柯灵、张爱玲、董乐山等不少作家,亦熟悉商贾巨富如黄金荣、哈同等“大亨”“大班”,成了以后写老上海人物和掌故的行家里手。

对于上海,沈寂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祖籍浙江奉化,但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在父亲携带下,接触到广泛的社会。父亲在上海滩从码头扛工做起,到成为旧上海数一数二的棉花商。对沈寂来说,父亲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父亲有喜欢看戏看电影的嗜好,沈寂从小就随父亲在上海各大戏院、影院跟进跟出。由于儿时受父亲的影响,再加上后来长期在报刊界厮磨,沈寂知晓不少当时形形色色的人物。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对老上海的熟悉,就因为置身其境,亲眼目睹,其人物故事本身就显得十分生动。我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就写不出老上海的各色人物,即使写出也未必真实。”

沈寂因小说《盐场》《红森林》被香港电影公司买下版权,并聘他为编剧而涉足电影。1950年,获上海军管会同意后,他携新婚妻子赴港履新。他在香港不到三年时间中,先后编写了《狂风之夜》《白日梦》《蜜月》《一年之间》《中秋月》等十余部电影剧本。《一年之间》获中央文化部颁发优秀影片奖,《中秋月》后来被香港影评人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片”之一。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爱国行动,与刘琼、舒适等八人被港英当局驱逐出港。八十年代,他编剧的《珊瑚岛上死光》,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荣获优秀编剧奖。2009年,“上影”举办六十周年庆典,授予沈寂和秦怡、王丹凤等“杰出电影艺术家”称号。后在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及老编辑阿章的关心、支持下,沈寂先后创作人物传记小说《一代影星阮玲玉》和《一代歌星周璇》,两书在报上连载后影响甚大。后来出书初版首印都达十万册之多。前者使广大读者对阮玲玉的生死之谜有了真切的了解,对她的演艺成就有了更多赞许,更对她的不幸婚姻与人生悲剧给予深深的同情。而为了写周璇,他先后采访了周璇从少女时代就引为知己的刘琴,又采访了周璇参加过的“明月歌舞剧社”创办人黎锦晖。对于周璇的婚变,沈寂又查阅了当年许多报刊资料。这样,沈寂笔下的周璇,更真实、客观、公正,令读者信服。

时光转到九十年代。一次,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在会上谈到英国人写的《上海》一书时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写老上海题材呢?!还专门请到会的沈寂发言,谈谈对老上海题材的看法。会后,解放日报领导还将他留下,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希望沈寂能写写哈同这个人物。不久,以《大班》为题的长篇传记在《解放日报》连载。《大班》写活了一个外国商人在旧上海神奇发迹的形象。

在一部内部放映的香港片《反毒英雄黄金荣》中,贩毒者反被美化为反毒人,事实被歪曲。沈寂决定写一部真实反映黄金荣在旧上海生涯的小说。于是,沈寂一头钻进了《大亨》的写作中。当时沈寂居住在金陵西路一间朝西的阁楼里。大热天他伏在临窗的小桌上写作,赤膊上阵仍流汗不止,老伴不时地用毛巾浸冷水盖在他的肩上,为他擦汗降温。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一次沈寂在赶路,就听得路人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大亨》,说什么情节写得好,什么地方写错了等等,沈寂不耻下问,与他们交上朋友,还登门虚心听取意见。后来连弄堂口传呼电话间里的人也不叫他沈寂,有电话来,就亮着嗓子喊:“‘大亨’,电话来啦!”漫画家华君武给他写来热情洋溢的信:“《大亨》引人入胜。我三十年代在上海读书、做事,和一般未在上海的读者感受不同。”

同样,他写上海老电影人以及老艺人、老作家、老画家等,亦是充分挖掘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以及作为好友与他们交往过的点滴细节。几年前,《昨夜星辰》还只是一叠文稿,承他信任,我成了第一位读者和编者,边拜读边输入电脑,遇到不明白处,就及时询问请教,并为每一文配图片。他天天为书名的确定而绞尽脑汁。一日,我请他在笺纸上抄录一首唐诗,在我心目中,他是书法一流的作家。他说小时学过《灵飞经》,我说您有童子功哪!写毕,他念着“昨夜星辰昨夜风……”眼睛瞬时放亮说:“书名有了,就用《昨夜星辰》。”他太喜欢这四个字了,说以后第二部写人物的书稿也用这个书名,算作续集吧。

斯人已逝,连载依然。只是他永远看不到这部续集了。呜呼!

此外,沈寂还写了大世界创始人黄楚九的传记小说《大世界传奇》等,写作及主编了《老上海奇闻》《老上海南京路》《老上海电影明星》等十余部“老”字号的文集与大型画册。沈寂记得,解放前他写的小说在刊物上发表,都有当时著名画家江栋良、董天野、乐小英、米谷等配画插图,非常吸引读者。现在能否恢复这个图文并茂的优良传统呢?他的想法与老搭档戴敦邦先生一拍即合,两人数度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他俩将《大亨》精心编绘成长篇连环画,作为中国连环画的代表作,参加比利时举办的首届中国连环画大展。他又相继出版了《上海·1911攻打制造局》《上海电影》《话说电影》等专著。他认为海派文化是上海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亦是传承中华优良文化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源。(韦泱)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