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秘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面试现场,听面试官谈“闭门”面试———选择可信赖的未来医生
在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里,新生先要学习一年的医学预科课程,其中不少课程由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外教来授课。任萱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让社区人士、脑科学专家与临床医生共同面试候选医学生,近日,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在沪对首届32名候选学生开展了两天的“闭门”面试,也揭开了这所中外“混血”医学院挑选未来医生时的独特价值取向。“在优秀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在寻找学生身上的人性面。”面试委员会成员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医学进入机器人时代,医生不能“机器人化”
“告诉我你遇到的最大危机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说最大的困难是在校园足球队,我会追问你踢什么位置,没准再让你演示下脚法。”面试成员莫瑞·希尔爱开玩笑,但谈到面试他颇为严肃,“我们得确保学生展示真我,而不是表演出来的正直。”希尔的方法是不断追问,他说,撒谎总会露出马脚。
如此讲究“真实”“正义”的面试,是为了挑选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的学生,他们也是未来的医生。
报考医学院,还得过面试关,在我国还是独此一家,一切源于这所联合医学院的独特“身世”。它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联手打造,是我国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领域唯一获教育部批准、与北美医学院校合作办学的项目。去年9月,它迎来首届新生,学生进入的是五年制临床医学项目,由一年的医学预科课程和四年的整合式课程组成,医学生在完成第一年预科、且成绩达到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标准后,方能参加面试。通过面试者将正式进入联合医学院,并有望获得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
5年时间,有望拿到北美医学博士学位,这无论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都是医学教育体制的一种创新。也难怪,联合医学院对此次首场面试如此重视。
根据加方惯例,联合医学院在面试前与每个学生签订了保密协议,以免泄题让后来者“过度准备”。不过,面试成员依然向记者透露了独特的“面试经”。他们不会问学生人体有几块骨头、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渥太华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负责人芭芭拉·鲍尔说,面试更像是聊天,但闲聊时紧扣两个核心:第一,为什么你想当医生;第二,为什么你比别人更适合当医生。言下之意,你得够聪明才能学医,其次,你不能是“高分冷血”,还得对当医生有激情。
“以4分为满分的学科绩点来看,面试学生的绩点得在3.5分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得人品与成绩并重。”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执行院长邵莉告诉记者。
事实上,沟通力、同理心、合作意识、解决纠纷的能力、受挫力、批判思维,这些关键词都是面试人员看重的。“说到底,我们在寻找未来能与人连接的医生。”鲍尔说得直接:医学都进入机器人时代了,医生不能再“机器人化”。
社区人士加入面试委员会可避免“近亲繁殖”
如何成为有血有肉的未来医生? 这所联合医学院引入的渥太华大学医学院面试委员会的神奇委员组合,就肩负这样的使命。
在渥太华医学院的面试委员会名单里,除了芭芭拉·鲍尔是附属医院的老年科医生,其他面试人员可都不是医学院的人———家庭医生堪德尔·诺尔先生来自社区,已有10年从业经历;风趣的莫瑞·希尔先生也来自社区,16年来他负责着社区的安全事务;马克·埃科是渥太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研究神经科学,其他老师说,他能从脑科学领域判断学生的“脑回路”是如何运作的,当然,最直接的好处是这个脑科学专家大概能读出学生是否在撒谎。
“医生的视野是有局限的,让医生去面试,挑出来的学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会有问题。”鲍尔说,为了避免医学院的“近亲繁殖”,把社会人士请进医学院面试学生,这是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多年的传统。
有趣的是,医学院的学长学姐也被引入面试委员会。老师说,这样的构成正好可以考察候选学生的不同方面,临床医生负责考察候选人的专业素养,上届学生考察的是候选人的合作态度,由他们来挑选希望一起学习、一起共事的同辈,因为医学的进步一定是讲究合作的。社区人士更直接,就是来挑选未来他们希望给予医疗服务的医生。
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的医学院都设有面试环节,但这个多方人士参与的面试委员会制度在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已经运作25年以上,芭芭拉告诉记者,面试还会根据世界最新研究与科研成果调整面试的设置。
为什么对医学院的面试如此重视?社区热心人希尔先生说,“我们要选择未来给我们治疗疾病的人、进入我们身体的人,这是一件重要而神圣的事。”这些面试人员都是志愿者,分文不取。
与众不同的录取环节,仅是这所“混血”医学院特别教学计划的开端。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说,参与创建“混血”医学院,并轨中国和北美的医学教育,也是希望推动本土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联合医学院医学博士项目的20人小班被看作“试验田”,一系列医学教育新举措将最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