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的党课 上海交大让学子们明了“往何处去”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毕业生朱壬泰有点意外:当毕业前夕全班拍摄集体照时,人称“杰哥”的校长张杰居然来到他们中间。今年,全校近30个院系约3000名本科毕业生,空天学院只有一个毕业班共23人,校长却在毕业致辞之前就来了。他们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与校长合影,校长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说了一段学长钱学森的故事。
原来,在合影前1个多小时,全班刚在空天大楼一楼报告厅听了学院党委书记程骄杰的最后一堂党课,张杰就是踩着这个点赶到楼前的。
在毕业生赴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中西部和基层就业比例高达六成的上海交大,今年已是以“祖国强盛,我的责任”为主题的毕业生“远航教育”第10个年头,这已成了每个交大学子毕业季的重要记忆。
校长书记,为毕业引航
大学毕业是一种远航,靠谁来引航?面对身着学士服的毕业生,校长张杰问起,“不知你们中有多少人继续选择航空航天?”近10个女生、10多个男生的手,齐刷刷高举起来。由于航空航天行业的高要求,朱壬泰和他的同学们几乎都选择了读研深造。
张杰说,“钱学森就是你们的学长。”钱学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就读交大,最初选择了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铁道专业,后来,当他发现日本人的飞机盘旋在中国人的头顶,最终转入新成立的机械工程院系下属“航空门”,开始了空天报国的无悔一生。
事实上,论专业对口率,空天学院在全校各大院系中基本保持三甲之列,七成以上毕业生走的也是钱学森之路,而且近四成都是学生党员。这一届班上,只有一名学生回到四川老家从事行政工作,而另一名学生,朱壬泰的室友,考研未获成功,但一心想着攻关航空发动机,为了明年继续考研,就在剑川路上交大闵行校区周边找了份工作,便于回校学习。
作为工科老师,程骄杰来空天学院3年了,每年都根据每届学生的特点,准备不同版本的“远航教育”课程,而且对春夏两季先后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分别授课。他对毕业生说:“在大学,可能99%的人看天空,1%的人看地面;毕业时,可能99%的人看地面,1%的人看天空——那1%永远是最优秀的。”在课后,毕业聚餐上,学生们不止一次说“程老师,有些话让我们早点听到就更好了”。
作为一名国防生、一名学生党员,朱壬泰在完成学习后就可以赴国防单位就业,但他没有将自己的大学只定格4年,而是以硕士为起点,并希望读博,目前已基本确定无人机研究方向。他告诉记者,中国在航天领域处于世界最前列,而在航空领域进步空间还非常大。自己深知,干这一行的最高荣誉可能是“飞机总设计师”,但像党课上说的那样,要走的路还有很多很长,可能先从研究导航部分的青年学者、从试验空气动力学的实验人员开始走起,踏踏实实走好路,一步步飞向梦想。
校院两级,必上这一课
每年毕业季,上海交大都在校、院两级开展“远航教育”,通过最后一堂党课、组织生活、专题班会、主题报告会以及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英雄航天员费俊龙、翟志刚,“80后”大学生军官黄亮的生前战友,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专家罗援少将,都曾来校参与“远航教育”,为学生讲课。交大学子在毕业典礼之外,必上这一课。就在毕业典礼前3天,2016届毕业远航教育报告会上,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朱健也给300多名毕业生党员代表讲了母校校园最后一次党课。
对于如何“远航”,“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是不应回避的逻辑。朱健认为,在“两学一做”中学习,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党组织“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是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尤其需要誓言为事业而奋斗的学子们更加明了、更深理解。他表示,在毕业远航的未来四方,同学们为之努力并将见证“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大学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呢?今年,这座学府走过“双甲子”,从校党委书记姜斯宪到校长张杰,在不同场合都提及交大诞生于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之际,交大人“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要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朱健深情寄语道:“希望大家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让‘忠诚、坚定、纯洁’成为交大党员的集体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