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人才呈“两多两少”

2016-07-20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徐晶卉)昨天,全球最大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与徐汇区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市科创中心人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在建设科创中心的历史机遇下,上海人才市场呈现出管理专业人才和海归人才多的“两多”,以及资深人才少和高端研究型人才少的“两少”现象。

此次《报告》由徐汇区委组织部和领英中国智库联合编写,基于领英全球4.3亿会员及中国2000多万高端会员的人才大数据库统计而来。《报告》显示,上海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人才占比最高,达7.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

“在先进制造、金融、互联网与软件、医疗健康四大重点行业中,上海MBA的比例均超过国内对标城市北京,这无疑是上海的巨大优势。”领英中国智库负责人王希娜为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医疗健康业,近几年来人才明显从其他城市净流入上海。不仅如此,上海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比例达20.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在四个重点行业中,上海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比例均高于国内对标城市。《报告》认为,上海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和现代化的职场环境,吸引相当一部分海归人才选择其作为回国发展的落脚点。相应地,海归人才所带来的全球化视野和开放竞合的职场观,也为上海打造科创中心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今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与浦发硅谷银行联合发布 《中国科创企业2016年展望》显示,85%的中国科创企业认为今年的经营状况比去年更好,但20%的受访企业主认为人才招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持。尽管上海吸引了大量海归和高级管理人才,但《报告》也发现,资深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的缺乏或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之路上的一大攻坚点。

在上海,目前本土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在逐渐加强,而上海的高端人才则更多聚集于外企。从资深人才分布看,纵观四个重点行业,上海与国外城市对标时都出现一个共同特征,即人才的平均从业年限远远低于国外对标城市。

此外,上海高学历研究型人才也较为稀缺。《报告》显示,上海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比例为4.5%,低于全国主要一线城市平均水平的5.3%。以先进制造业为例,上海的博士人才为4.3%,远远低于国外对标城市慕尼黑的12.4%。如何吸引高学历研究型人才扎根,将成为上海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