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再现海上传奇航线真实面貌
用镜头再现海上传奇航线真实面貌
约600年前,中国人驾驶自己建造的无动力木帆船远航,对此,英国《泰晤士报》曾惊呼“这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尔冬强供图)
从古至今,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文明接触的现场,留下过大量中华文化璀璨的历史印记。有一位摄影家,正试图用镜头穿透时间尘封,向世界再现这条海上传奇航线的真实全貌。
昨天起,《一个人的丝绸之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在徐汇区汇展示厅推出,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展览让我们看到,上万件实物、图片、视频文献参与到尔冬强的镜头里,对历史进行发现与思考。作为最早在中国提出视觉文献概念的摄影艺术家,尔冬强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丝绸之路视觉文献拍摄计划,他用十多年完成了陆上丝路的穿越,并梳理、拍摄中外学者沿途的探险、发掘和研究成果。从去年4月开始,他的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工作从上海启航。回到上海的尔冬强回想海上行程,感慨万千:“我们在海上航行了那么多路,见到了许多中华文化的痕迹。”
与别的展览不同,此次预展没有举办开幕仪式,而是选择了以一场讲坛来开启。讲坛邀请了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海权与海军历史专家、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章骞等专家,分别从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位、中国文化在“南洋”的辐射影响、海洋文化在国内普及,以及“一个人的海上丝路”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
中华文化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生活中
今年1月,尔冬强的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行。他在微信上写道:“闯荡四海的古代先民,直挂云帆,踏遍沧海,饮咸吃腥,用汉字撰写历史的疆域,通过信风贸易四海流播中华文明。”时至今日,在活色生香的人文生活中,这种巨大的历史存在仍旧以服装、建筑、舞蹈、音乐、语言、美食等多种形式沿袭至今。
展品中,几封残缺的信封因各异的手书而带着明显的亲切感。“陈广恭启”“家慈亲大人收”“林金海光先生安展”等等,信封上不仅有惯常的收件人名,还有“外附大银叁拾元”“内信顺至潮安”等字样。最特别的是,这些信的发出地为麻坡、小吕宋、摩尼这些古时地方。尔冬强告诉记者,这叫“侨批封”。因过去没有银行、邮局,下南洋打拼的中国人想要寄钱回家,就得请写字先生给家里写信,信封上会标注寄出多少钱,而信内会写明多少钱给父母,多少钱建房子,多少钱给孩子读书,还有多少钱赠予亲友。每当做侨批局生意的人在南洋置办货物返回祖国大陆时,这一摞“侨批封”就随大船将远方亲人的挂念带回家乡。
海上航行时,尔冬强重访古时中国人去过的地方。他在苏比克港看到旧时“广州十三行”的南洋分号,在苏门答腊见识过中式的舞龙,还在斯里兰卡找到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印度的科钦小镇,当地渔民告诉尔冬强,600多年前,往来此间的中国商人第一次撒下一种不同以往的渔网,这种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渔网帮他们大大提高产量。在普吉岛,他发现泰华博物馆原是一座中文学校。海上丝路也是一条中华文明的传播之路。
中国人的航海精神镌刻在丝绸之路的地标中
为尽可能复刻中华先民的海上丝路行,尔冬强的航行采用了无动力帆船。遥想明清时代,中国的商船正是在每年初冬等风来,待风信一起便举帆远航,顺风推送到遥远的大海。商船去时载着大陆的绸缎、白棉布、文具桌椅、雕花大床,乃至会耍把戏学说话的笼中小鸟;回程时则装上靛蓝、藤、龟甲等南洋当地特产。这些壮阔的史实,不仅被浓缩进敦煌壁画的图片中,还被尔冬强从丝绸之路的地标中用镜头逐一记取。
福州马尾,那里有山有海,据历史记载,当年郑和的船队就停泊在此。马尾的山上,摄影家拍下诸多石刻,那是古人祈风的图腾。在尔冬强看来,中国人的航海精神被深深镌刻进了丝绸之路的沿途之上。他在斯里兰卡找到了法显和尚打坐的纪念地。东晋时代,法显就是从陆上丝绸之路出去,从海上丝绸之路回归的。到了唐朝,除了众所周知的玄奘法师,尔冬强还找到了杜环曾取道海上丝路往返的痕迹,“他从中亚去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然后搭乘商船回国,把一路的见闻写成了《经行记》。”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徐汇区委区政府指导,上海尔冬强丝绸之路视觉文献中心主办。(记者王彦 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