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开发数字化展示平台 万余藏品可随时在线“把玩”
想随时随地在线“把玩”文物,首都博物馆将这个很“酷”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日前,首都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示平台上线,作为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示平台,首博发布了从商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共计10022件 (套),包括金器、玉器、瓷器、铜器、银器、文具、印章、钱币、佛像、玉杂、绘画、契约等12类。人们在“把玩”文物的同时,也可以知晓文物的年代、质地、文物来源、入藏时间等信息。
本月,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即将收官。通过近4年的普查,北京市首次清点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目前,全市申报可移动文物藏品逾638万件(套),位居全国前列。“这本文物‘大账’也有望于11月底在网上公示,同时,北京还将启动普查新发现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骏告诉记者。
让文物从“展线”走向“网线”
2年普查,50余人的专职普查小组共清点出20多万件可移动文物,这是首博交出的可移动文物成绩单。普查发现了6件珍贵的 《兰亭序》 拓本,其中1件宋代拓本为国家一级文物;期间还一次性采集75万枚古钱币数据信息,堪称发现了一座“小金库”。
如何让这些文物“活”起来?如何使普查成果的公共服务功能最大化?首博副馆长黄雪寅告诉记者,去年底普查基本完成后,首博便率先着手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线上展示平台的开发。本次上线的1万余件文物仅是“家底”的一小部分,今后,首博的馆藏文物将从“展线”逐步走向“网线”。而博物馆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也远比想象中艰辛。黄雪寅表示,上线文物的数量巨大,而且每一件文物的分类号、名称、照片、来源等信息必须一一对应,“保证信息完全准确,一个都不能出错”。
黄雪寅特别指出,本着“服务大众,简便易行”原则,首博为这一平台“定制”了很多贴心功能,比如观众可以直接将高品质的文物图片下载下来作为壁纸,而“无限瀑布流”技术的运用,仅靠一个字的模糊搜索,就能让同关键字的文物共同呈现。未来,“网线”将逐步延伸,观众有望在此平台上欣赏到更多文物。首博还计划推出重点文物解读,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摸家底”的过程也使得首博的文物管理更为系统和科学。据悉,下一步首博将举办重要藏品展览,同时开展各项研究,向社会提供文创产品开发等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多元数字化建设发挥文物历史智慧
哈骏说:“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的实物见证和档案,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之一,我们能够通过文物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更要发挥其历史智慧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普查过后,将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互联网+的新思维也将提供更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藏品利用的角度,相关研究者会有直接的新收获,以文物为核心的文创产业也将大有可为。”对数字化的前景,哈骏满怀期待。
他也对北京地区文博机构的情况作了简要盘点:一是近年来数字化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比如西城区申请建设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通州区也加大了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海关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新建或改建的大型博物馆在建设时期就注重数字化投入,多元化的互联网产品随着博物馆开幕一起呈现给观众;另外,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等中小博物馆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比如老舍纪念馆就将独特的京味儿文化展品搬上网络,对宣传地道北京文化以及老舍对京味文化的贡献非常有帮助”。
在国家层面,文博单位的数字化建设也日益强化。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的方式,鼓励扶持文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民众多元化需求,促进文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