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搭“天梯”
身处科研黄金期和创新高峰期,青年科学家是科学界最具活力的群体。最近一段时间,颁给优秀青年科学家的荣誉不断:第14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有1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其中2位来自上海;中科院上海分院为新一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颁奖,10位青年科学家因为在各自研究领域有突破性贡献而获此奖项。
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需要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界对此已有共识:如果说高层次人才代表了当下的科研实力,那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则决定着学科发展的后劲。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着力实施“全阶段支持”……上海科技界和各级政府部门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积极铺路。
提供平台,越来越多青年才俊勇闯科研“无人区”
2008年,当时年仅31岁的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黄吉平开创了热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热超材料,4年后哈佛大学同行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设想;2013年,刚满30岁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邓海啸和冯超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原理的新理论,引来国际同行的跟进;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80后研究员赵强、吴蓓丽自2011年回国后,论文已频频登上 《自然》 《科学》等国际知名刊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敢于闯入科研‘无人区’。”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建宇说,随着中国总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工程技术领域,不满足于跟随有经验的老科学家,勇于挑战未知的年轻科研人员越来越多。一方面,国家在科技大工程上的空前投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促使青年人才迅速成长,挑起重担;另一方面,挑战世界前沿的使命感也让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愿意寻找新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许多基础科研领域,从海外结束博士后工作归来,即可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成为课题组长;在大科学工程领域,有了一轮项目经验后,在后续工程中挑起独当一面的研发重任———这样的发展平台和机遇,是二三十年前的科学家难以想象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以前,我们总是听到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但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祖国提供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发挥才干的舞台,很多机遇甚至都是世界级的,全球难觅。”
各方铺路,加速探索“无人区”
年纪轻、资历浅、获得资源困难……这些阻碍青年科技人才发挥创造力的障碍,正在逐渐被清除。
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到上海市“浦江人才”、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等,“一个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天梯’正不断搭建完善,有能力的年轻人很容易脱颖而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说,国家层面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加,上海市更着力于青年人才的“全阶段支持”———2014年启动的“扬帆计划”,将对人才支持的年龄提前到32岁———科研生涯及早获得“第一桶金”,赢得了时间,更收获了信心和勇气。
勇闯“无人区”,此类课题往往无法纳入现有学科分类体系,如何获得资源?
为非共识项目、探索性项目提供支持,渐成共识。去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加了探索类一项,为许多申请无门的项目“雪中送炭”。马兴发表示,对于这些项目,不能拔苗助长,要耐心等待。
淡化“标签”,人才竞技场上一视同仁
有不少青年科学家抱怨,竞争课题和经费,看“标签”仍甚于真才实学。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政国认为,现在年轻人想拿到科研课题和经费,有时凭的不只是科技创新能力,还要争取各种头衔来为自己加分,往往到了45岁甚至50岁才真正开始施展才华,却已经浪费了最年富力强、创新能力最强的“黄金十年”。
“标签”正在逐步淡化。伴随中国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正做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工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天全,并无海外学历,去年年底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今年39岁的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卫明,已成为嫦娥四号、五号激光雷达研制的主任设计师,并已交付正样产品。
王建宇说,在遴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上,现在已经越来越看重实际能力,让不同渠道培养的人才在竞技场上都能获得机会。这次上海分院评出的“杰青”,既有优秀“海归”,也有本土培养的人才;既有人获得各种支持,也有人几乎没有任何标签随身。“不看标签,只凭实力,这会成为今后评价人才的趋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