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筹建全国首个“科经委”

2016-08-13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唐玮婕) 记者昨天从浦东新区获悉,浦东拟将原科学技术委员会与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合并,组建全新的科技与经济委员会,简称“科经委”。此举标志着浦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创新体制,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联动。同时,为适应“四新”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新区在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大部门制的改革仍将继续向前推进。

 

    要发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作用,浦东除了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之外,更要下足功夫,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制约科技创新水平和影响力的瓶颈问题。此次,浦东谋划将主管科技研发的科委和主管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经信委相合并,正是力图打通产、学、研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工业化、产业化,从而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发布的 《进一步深化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浦东新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已经明确指出,浦东新区大部门制改革将继续深化。具体而言,就是适应“四新”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深化产业经济、科技创新、规划建设等领域大部门制改革,整合监管执法资源,进一步理顺关系、提升效能。

 

    近年来,浦东在政府部门的“化学整合”上先试先行。2014年1月1日,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整合而成的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运作,这也是上海首次探索大市场大监管模式。

 

    改革打破了市场分段管理的格局,实现了市场全过程监管。三局合并后,避免了原有的职能分散、交叉、缺位和错位问题,避免互相扯皮和“九龙治水”现象,促进监管到位,有效地解决了市场监管领域,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监管真空、监管盲点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2014年11月16日,集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于一身的浦东知识产权局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单独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机构。这次改革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全部要素进行了重新构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