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成绩单”显示浦东“新兴产业+创新经济”双翼齐飞

2016-08-04信息快讯网

 

制图:冯晓瑜 滕紫青

随着航空销售、企业技能培训等产业领域新增又一批开放项目,上海自贸试验区54项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项目超过1800个;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等一批贸易平台建设不断提速;国家开发银行上海业务总部、上海保险交易所、中远海运集团等功能性机构和要素市场频频落地……

这张源自制度创新的浦东经济“半年成绩单”,透露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各大片区正上演着一场“动力切换”转型大戏:内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从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化,新兴产业和创新经济正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惟有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才能转化为推动浦东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市委常委、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表示,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动力切换”,既有外部压力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对改革迫切性的内在认识。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的浦东,深知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深耕改革“苗圃”,新经济全面发力

就在去年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扩区,在原来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上,扩展到了陆家嘴、金桥、张江三个片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开启“2.0时代”。

深耕自贸区这块制度创新的“苗圃”,让浦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前不久,总投资额高达1700亿元的20个重大项目,全部宣布落户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主要涉及金融、航运、高科技、先进制造业、高端新兴服务业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地,世博地区近10平方公里被划入了自贸区范围。

目前,这里吸引了包括中国商飞在内的一大批央企总部和高端文化演艺项目相继落户。今年年底,世博央企总部集聚区以及前滩、耀华区域的商务楼宇即将竣工,更多央企、民企总部和国际机构 (组织),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等也将入驻。预计到2020年,世博地区建筑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逐步迈向世界级水准的中央公共活动区,亮出一张主打总部经济、金融投资、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的全新名片。

“在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带动下,浦东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浦东新区区长翁祖亮表示,百花齐放的第三产业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未来五年,浦东有望形成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旅游、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互联网+”催生的“四新”经济全面发力的格局。

加速转型升级,形成高能级产业体系

目前,浦东新区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服务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初现端倪,附加值和产出效率持续提升。在业内专家看来,浦东的金桥、祝桥、外高桥、临港、张江,功能定位不同、产业门类有别,却各有所长、相得益彰,是规划中“浦东制造”必将依仗的“五大基地”。“五点”自北向南成“一线”,更像是“浦东制造”的一道坚实“大堤”,浦东制造当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体现作为、在“走出去”战略中打造品牌。

借助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东风,自贸区金桥片区把聚焦点放在了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上,打造新兴金融平台,继续加速产业转型。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金桥管理局副局长殷宏说,金桥正在加快实施“二次开发、跨越发展”新战略,构建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以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移动视讯、新兴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依托张江、金桥等重要产业区域,浦东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行业、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等领域巩固竞争优势,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翁祖亮说,“我们要进一步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结合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点,在更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市场开发度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形成高能级产业体系。”

对标全球创新中心,升级创新创业环境

半小时,从张江开车到浦东机场,经历15个小时的飞行,再驱车1小时回到位于美国纽约长岛的家,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创始人田文志如今在张江感觉到这里离世界很近。1995年还在国外留学,2011年回到上海创立第一家公司,经历了白手起家后的田文志又以引爆业界的肿瘤细胞“杀伤”技术,在张江再次走上创业征途,他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周边的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了。

以张江科学城为重点,浦东正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对标全球知名开放式网型创新中心,更多国际化高端科研机构、大学将集聚于此,搭建起顶级公共研发中心,营造出更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科技型企业。

眼下,浦东正在有意识地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基地等整个孵化链条上的布局和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全国首个由跨国企业联合成立的创新孵化器今年在张江落地,由张江管委会牵头搭建联合孵化平台,通用电气 (GE)、亿贝 (eBay)、联合利华、博世等六家张江园区内的知名跨国企业提供自己的全球资源,从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为创新企业提供帮助。

“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平台,市场网络也更发达,中小企业能够借助这样的平台,迅速实现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占据细分市场。”张江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刚说,这种联合孵化模式意味着创业公司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起点更高、资源更多、管理更规范。

报记者 唐玮婕

让科创中心建设引领城市产业创新发展
艾利丹尼森基金会“2016年度发明创新(InvEnt)奖学金”颁发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欧盟考虑废除“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
直面各种挑战,金砖银行要以创新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孕婴童产业调查报告》出炉,婴童市场走向品质竞争
浦东新区计划建50公里健身步道 世纪公园在内
【聚焦高温天】沪电网负荷2998万千瓦创新高
复旦“全球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沪电网负荷2998万千瓦创新高
浦东塘桥居民家中断水断电两小时内有应急
为实体经济下一场“金融春雨”
浦东年内全面取消村级招商考核
上海各区经济上半年表现如何?内附专家解读
浦东周浦一建筑垃圾堆与居民小区仅一路之隔
沪上升学新焦点:浦东、闵行成好生源争夺"宝地"!
听学长们的故事 “准军医”不再害怕被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
“非凡之都”自有非凡之处
全域旅游点亮产业升级新引擎
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 这些花样你们尝过吗?
5年房价涨90% 浦东祝桥供地紧缺再迎金主
14万“新老板”折射产业之变
法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贵在得法
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区域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习近平告诉你经济应该这么抓
深空·深海·深地·深蓝 ———“十三五”科技创新“深”意何在
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浦东“巨蛋”中举行
技术更新有可能颠覆整个戏剧产业
8月15起浦东和虹桥机场增加反恐安全检查
让创新融入青年工匠血液 沪中青年高技能人才比例不断攀升
浦东筹建全国首个“科经委”
【经济观察】从草根自娱自乐,到百亿元级的大生意
【经济观察】暑期境外游,哪里最热门
沪浦东一小区14户一夜被盗 警方支招防范“翻窗大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