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涨了,文学尊严能否水涨船高

2016-09-12信息快讯网

■必须看到,文学作为文化创意的源头和母本,创作者们的整体收入确实远远不及影视、戏曲改编等其他行当。有专家认为,目前来看,文学原创的估值普遍偏低,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作为文艺事业的基石,文学应得到更广泛层面的重视和推动

一字一元,对于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近期,国内多家文学期刊稿酬提价,“输血”扶持纯文学。如此积极的信号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热点。

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与目前资本市场对优质IP文本的狂热追逐相比,原创文学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释放,稿费上涨能否真正刺激文学生产力,仍有待观察。

低稿酬远不能体现作家劳动创造的价值

有专家介绍,国内一些纯文学刊物的稿费十几年都没怎么变动。即便是在当下,从全国范围来看,纯文学刊物能达到平均千字500元稿费标准的也就十几家,如湖北 《长江文艺》2014年给重磅稿件开出千字千元的稿酬;《芳草》 《北京文学》 《花城》 近几年都稳定在平均千字500元。但是,大部分纯文学刊物的稿酬标准仍徘徊在千字200元左右,最低的甚至跌至每千字30元。

《芳草》主编、著名作家刘醒龙吐槽:近日,他还收到外地刊物一张50元的稿费单。一篇千余字散文,收益只够吃一顿日常套餐。他认为,文学作品稿费的提高,其实是一种“追补”行为,是对作家劳动合理和公平的报偿。刘醒龙提出,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目前文学刊物稿费千字300至500元,应是“最大公约数”,是各方能承受的相对合理价位。

这也就不难理解,有作家频频生出感慨:纯文学写作的作家还是太穷了。

业内纷纷呼吁,文学界应该打造让作者充分实现商业价值的优良机制。事实上,在市场上,人们看到更多与纯文学的窘境不同的现象:比如今年发表在一份时尚杂志上的特稿,不到2万字,在推送至网络后,获得几十万次点击及评论。随后,这篇特稿卖出了百万元的影视版权。有专家认为,纯文学创作与流行写作在报酬上的鸿沟,让许多作家放弃了纯文学写作的初心。越来越多作者加入流行写作、炮制“鸡汤爆款”的队伍,这种流变本身,意味着我们文学的思考使命与社会责任正在淡化中,而商业利益被过度强化了。

纯文学,就一定要“安贫乐道”吗?《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曾在多个场合呼吁提高文学刊物稿费标准。他强调,稿费关乎作家劳动的尊严,尤其对于独家、优质的稿件,涨稿费更是一种大张旗鼓的激励。他以最新出版的9月号《上海文学》为例,其中王蒙与池田大作的专栏对话 《〈水浒传>的好汉们》、刘庆邦最新短篇小说《门面房》《市井小品》,就开到了最高千字千元的稿费。“旧稿费标准持续那么多年,早就不合理了。”赵丽宏提出,对于全国有影响力的权威文学刊物来说,提高稿费至少体现了对原创的尊重,对文学事业的尊重。

资本大浪来袭,纯文学刊物靠什么立于不败?

稿酬波动的背后,正折射了当下文学界日益多元化的生态体系。

有评论家在朋友圈呛声:“千字千元,一字一元,这算高吗? 以三四万字的中篇算,扣完税,稿费实际到手也只有两三万元,还不及一个菜鸟电影编剧的三分之一。按目前的生活成本,一年要写10个以上的中篇才能养活自己,这可能吗?”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纯文学作家纷纷转向写“短平快”的专栏或撰写影视剧本,卖掉剧本后再定下心来写小说。

必须看到,文学作为文化创意的源头和母本,创作者们的整体收入确实远远不及影视、戏曲改编等其他行当。“经济收益是评估体系的一部分,但目前来看,文学原创的估值普遍偏低,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刘醒龙说,作为文艺事业的基石,文学应得到更广泛层面的重视和推动。但千字稿酬提高数百元,恐怕还是不足以对新一波80后、90后年轻创作群体产生吸引力。

如今,多家互联网商业平台争相为专栏作家开出诱人的稿费,争夺优质原创资源,有门户网站甚至根据点击转发量给单篇稿件奖励万元,纸质文学刊物的平台地位、认知程度正在受到冲击。资本大浪裹挟着各种机遇和诱惑来袭,纯文学刊物究竟凭什么立足于市场,又拿什么与新生渠道和平台竞争?

“通常,对于扶持过自己走上文坛的杂志,作家们总是会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杂志品牌,他们是信任的、认可的。”一位文学杂志总编告诉记者,某种程度上,知名文学刊物在中国更像是公共文化平台,这个平台承担着凝聚、挖掘、体现中国当代文学原创力的作用。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谈到,在竞争格局下,作者的核心关切有两部分:一是争取到优厚稿酬,一是看平台的质量与口碑。时下的情形是,发表平台与作者群构成了双向选择,这对平台自身打造和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记者 许旸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