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古猗园 赏传统竹文化和传统竹乐器表演

2016-09-27信息快讯网

国庆游古猗园 赏传统竹文化和传统竹乐器表演-信息快讯网

一袭修竹,秀逸随风;满园清竹,穿翠相容。490多年前,古猗园以“绿竹猗猗”之意境而建,竹从一开始就成为这座园林的精神和灵魂。在荡气回肠的古典建筑里,竹无处不在。9月28日至10月31日,上海竹文化节再度亮相古猗园,100种竹齐亮相,市民游客更有机会欣赏到中华大明竹、麻衣竹、广东箬竹等首次亮相申城的珍稀竹品种。

园内还可欣赏旱地竹盆景

古猗园与竹的不解之缘始于明清。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园艺特色,丰富竹资源,古猗园先后从全国竹种资源地引进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观杆竹品种作为造园栽培的珍品。“龟甲竹”竹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圣音竹”秆基部向下呈喇叭状强烈增粗,节间缩短呈元宝形突起,冠形优美;“凤尾竹”叶片细弱翠绿、风韵潇洒,好似凤尾,具有民族情调;“大佛肚竹”各节间基部大幅肿胀,形如弥勒佛的肚皮,形态奇特……

此次竹文化节上,中华大明竹、麻衣竹、广东箬竹等不少珍稀品种首次在申城展出。对热爱盆景的市民游客而言,还可到盆景园欣赏融合奇石、挺秆、秀枝、翠叶的旱地竹盆景。

五组园艺造景彰显竹之韵

今年,五组含有“竹元素”的植物造景将竹的儒雅风采糅合于古猗园悠久的历史文脉,通过竹材料、品种竹、乔灌木及时令花卉,塑造形象传神、寓意深刻、色彩典雅的园艺小品、庭院景观,展示园艺造型与古典文化相融合的创意和水平。

南门照壁前“盛世中华”景点中,竹鹤与传统植物配以竹图案纱画,演绎一幅祖国花开四季、欣欣向荣之景。青清园水池边“竹摇清影”景点,用竹造景、竹韵满园,传递出“低碳、环保”的理念,配以洋菊、花叶蒲苇、鼠尾草、凌风草景等颜色鲜艳的植物,使景点更加生机盎然。幽篁烟月入口处“竹苑幽静”景点中,蕨类植物与菲白竹,天竺葵、球菊、五色梅的巧妙搭配,通过透景、借景古典园林布置手法,营造一座幽静的爱竹小院。

文化互动,领略竹之雅

认知竹之科普、品赏竹之意趣、感受竹之魅力,恒久不辍地继承和传播竹文化,是举办每一届竹文化节的初衷。今年,古猗园将延续传统,在多个厅堂内展示竹文化。

石韵馆“绿竹青青”竹雕展上,将展示国家工艺美术师陈春荣的《牧牛图》、《花鸟》、《福寿如意》等近20幅竹根雕作品。梅花厅“翠筠浮浮”嘉定竹刻展,将展示镇纸、屏风、壁挂、臂搁、笔筒、扇骨、香炉等作品,集留青、浮雕、深浮雕、圆雕、阴刻五大工艺,使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国庆黄金周期间,古猗园还为市民游客精心准备了传统乐器及戏曲推广会、艺术插花专场演出、传统竹乐器表演;“欢乐复古趴”活动仍将继续开展,身着汉服、旗袍、长衫等传统服装的市民游客可享受免费入园游玩的优惠。

用巴赫时代的乐器,还原巴赫的作品
荷花睡莲展将于7月1日正式在上海古猗园开幕
在民族开端的记忆里,寻找文化自信的基因
高水准演出将进静安社区 “大咖”缘何热衷公共文化配送
中国5个项目获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桃坪羌寨:重生的“活化石”
越剧《双飞翼》受邀为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艺满中秋”系列演出揭幕:传统戏曲用新戏拓展海外观众群
传承农耕文化需转变观念
第六届沪台妇女文化周举行
“京味”话剧是传统,更是一种牵挂
【马上评】有传统,才能有新编
传统文化正成为网络视听产业“爆款”
上海“白帽”全球首破特斯拉展现非传统“失控”威力
明星航班信息公然叫卖 调查揭信息露冰山一角
闵行39公里滨江岸线 打造低碳和谐的滨水地带
走读长征,提振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专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
南翔小笼文化展迎十周年大庆
要将价值理念植入文化产品之中
上海文化艺术团献演布达佩斯艺术宫
上海文化艺术团献演布达佩斯艺术宫
【三味书屋】传统文字的来龙去脉
教育部发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内容
教育部发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内容
重阳|习俗不只登高 美食传统地道这样养生
古代这些乐器,你能认识几件
“提琴之都”努力打造“乐器小镇”
古猗园将展出清乾隆时期瓷板 领号牌免费参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