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化需转变观念

2016-09-13信息快讯网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上周末,苏州甪直镇在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举办了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开园暨第二届全国连厢舞邀请大赛。甪直镇的连厢舞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连厢时穿的水乡妇女服饰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水八仙”中的芡实,苏州本地人称它结的果实为鸡头米,2014年被选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连厢舞和水乡传统服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传承,然而芡实等农作物的农作方式的传承却越来越难,这源于农村青年劳动力的不断流失,给农耕文化的传承出了一道难题。

“水八仙”种植依赖传统农作方式

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是江苏省首家以“水八仙”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园。“水八仙”是苏南地区的传统食物,包括芡实、茭白、莲藕、水芹、慈姑、荸荠、芋艿和菱角。而这几种农作物,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适合机械化种植,目前只能以传统的人工方式种植。

“园区‘水八仙’的种植面积为8000亩,因为依赖的是传统的种植方式,所以种植和采摘的全过程都需要农户亲力亲为,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甪直居民,几乎没有年轻人在种植。”农业园党政办主任马小林告诉记者。

“水八仙”中最有名的当属鸡头米,在园区“水八仙”的8000亩种植面积中鸡头米的种植面积就达5000亩。记者了解到,鸡头米从6月中旬开始种植,到8月中旬能迎来第一批采摘,一般可采摘十季,每一季的相隔时间为6天左右,直至10月中旬迎来最后一季的采摘。

鸡头米仍无法实现机械化收割

早晨8时,记者来到农业园鸡头米种植区。50岁的沈大姐和丈夫正在采摘鸡头米。记者看到她弯着腰在水里摸到一个鸡头米,便拿起来用竹刀切开一角看看。“先摸一摸看看熟没熟,挑大的拿,剥开一点看,如果有点泛红那就是熟了。”沈大姐向记者介绍。

割鸡头米其实也并不简单。甪直镇文体中心主任周民森告诉记者,一株芡实大约能长出20-25个鸡头米,这20多个鸡头米不是同时成熟的。收获的时候,用竹刀割下成熟的鸡头米,但要留着柄蒂,这样水不会进入芡实的根茎。

如果把鸡头米的蒂也一起割下,整株芡实上没有成熟的鸡头米就会烂掉。收割上的难度,令它至今无法实现机械化收割。

沈大姐和丈夫在这片农业园种了10亩鸡头米,受气温影响,今年的鸡头米收成不如往年。沈大姐说:“上个月温度太高,这段时间又太低,对鸡头米来说,温度高一点、低一点都不行,所以今年产量低。”

农耕文化的传承是一个被社会忽略的点。对此,马小林表示:“我们也有这个忧虑,所以对于‘水八仙’采取了研究开发和保护这两种措施,一方面和清华大学研究所合作,做‘水八仙’的组培实验,看看能不能从科技上改良种植品种;另一方面是对‘水八仙’进行保护,在这个农业园区建立全国最大的‘水八仙’种质保护区,并成立‘水八仙专业合作社’,培养人才。”

“随着城镇化加快,种庄稼的人越来越少。社会对于‘农村落后’‘农民苦’的观念没有太大改变。”周民森表示,“如果社会观念不转变,这种传统的农耕文化要传承,就太难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