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何容不下一个葱油饼摊
原标题:城市为何容不下一个葱油饼摊
政府行使对市场的监管,最终目的是活跃与发展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政府所要做的不仅是监管,还有对市场的服务。
在上海的闹市区,一个叫“阿大葱油饼”的摊档最近引发公众的关注。据说,这个生存已经30多年的葱油饼摊每天早上6点开始营业,早在5点就有顾客排队待购,因为不等上四五个钟头根本买不到。这个原本只是向周边居民提供早点的摊档被BBC报道后出名,很多顾客慕名专程前来,为的就是尝一口喷香的葱油饼。
葱油饼摊所在的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认为,这个摊档是无证经营,街道、市场监管和城管等部门已经多次采取整治行动,并约谈当事人,责令其停止经营。但阿大葱油饼已经成为市场监管的“老油条”,每次约谈后,过了一阵就重新开张。今年夏天,在监管人员再次约谈后,阿大葱油饼停业两个月,但最近又开张了。
类似阿大葱油饼这种“蜷缩”在高楼底下的小吃摊档,在上海滩并不少见,它们出售的多是上海人喜欢吃的大饼、油条、粢饭糕、馄饨。由于大多属于无证经营,在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大背景下,这些摊点很容易成为取缔对象,类似阿大葱油饼这种情况在上海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被网友评为“上海滩十碗最好吃馄饨”之一的梦花街馄饨,在上了“梦想改造家”电视节目后,因无证经营,这个已生存了22年的馄饨摊档不得不歇业。
政府监管机构取缔无证经营的食品摊档,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尤其对于食品经营,有专门的法规,在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对食品经营的管理尤其严格。但现实中仍不乏矛盾,监管行动一来,受消费者欢迎的摊档就要歇业甚至永远停业,这不仅使经营者不满,也让消费者抱憾。症结就在于市场监管与市场需求产生了冲突。
政府行使对市场的监管,其最终目的是活跃与发展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政府所要做的不仅是监管,还有对市场的服务。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需要达到一定标准,比如食品经营的面积必须要达到多少平方米,甚至包括能够摆出多少张桌子,这种小吃摊一般不能满足要求。如果按规定将摊档改造成门店,这种本来只有薄利的个体经营就会亏本。由此可见,对于个体经济,还需要一套更加灵活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制度。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在企业登记等制度上进行了不少改革。上海街头这个葱油饼摊所经历的波折表明,过分僵硬的体制会对市场活力起抑制作用。我国很多大城市的居民一直存在吃早点难的问题,政府也投入了不少财力来建设早点市场,但效果总是不理想,消费者一直很不满意。实际上,早点经营很适合个体经营,那种由政府包办的“早点工程”看上去很热闹,却因为摊子铺得过大而缺乏特色,价钱过高,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将小吃摊视为大众创业的成功例子,为它们的自由生长提供土壤。管理包括小吃摊在内的个体经营,只靠一部通用全国的法规显然是不够的,市场缺少的是更灵活、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