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普网红“博物君”张辰亮的另一个世界

2016-11-29信息快讯网

走近科普网红“博物君”张辰亮的另一个世界-信息快讯网

“博物君解答不了的问题:1.药材。2.内外科疾病。3.猫狗的品种。4.除市场蘑菇以外的蘑菇。5.云南市场的蘑菇。6.小于10个像素的虫子。7.看蛋鉴定是哪种鸟下的。8.看包鉴定是哪种虫子咬的。9.干炸、酱油水、清蒸、侉炖、水煮、松鼠过的鱼。10.小时候见过的怪兽。11.明明自己知道还要‘考考你’‘你猜’的。12.刚破土的小芽。13.作业、毕业论文。14.不答我即是罪的伸手党。15.戴胜。16.戴胜是啥。17.针尖大的小黑虫,好多腿,会动,没拍照。18.屋里有只虫,怎么赶它出去。”

这是《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账号置顶的一条,是去年10月发的,到现在有1万的转发评论和6万的点赞。但这样的表态也抑制不住各位网友的热情。每天博物君还是会收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甚至在知乎上,类似“博物杂志君和戴胜有什么爱恨情仇?”“为什么博物杂志君喜欢夹竹桃天蛾幼虫?”的问题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博物君无疑是一个“网红”。从开始的几万粉丝到如今的500多万粉丝,他用一种时而高冷、时而幽默的方式,树立起了别具一格的科普达人风格。

科普了很多动植物

但网友只对吃最感兴趣

博物君本名叫张辰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抛开博物君的身份,他是一个“曾经想搞科研,但后来觉得没意思就不搞了,于是停留在个人兴趣水平的自然爱好者”。

张辰亮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喜欢昆虫,也对海洋生物格外感兴趣。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研究半翅目昆虫,并专注于臭屁虫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张辰亮发现科研变成了每天做研究、看英文文献、用大众看不懂的一套语言去生产学术论文。“我的很多朋友也是自然爱好者,他们慢慢地就从事科研工作了,我很敬佩他们。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希望把一个本来的爱好变得枯燥,所以就选择了科普。”张辰亮说。

张辰亮觉得自己有两个特点十分适合做科普。一个是自己知道了什么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和别人分享。另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也是大家能够看懂和听懂的。正是这种乐于分享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兴趣,让张辰亮在管理《博物杂志》的微博账号时更加得心应手。

张辰亮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了解大众的兴趣点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他想明白,如果要在科学知识的通俗性、趣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之间达到平衡,就不能变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学术人,而要有一半的身体在老百姓这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用通俗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文风去和大家聊天,能让自己接地气。

但这种大众化和接地气,有时也让张辰亮困扰和纠结。管理了几年的《博物杂志》微博,张辰亮逐渐摸索出大家兴趣最集中的两个点,一是吃,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最早从《博物杂志》微博传出来一个词,叫做“能好怎”,指那些总是拿着一个生物问博物君“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粉丝。一开始张辰亮觉得这个哏易懂、好用。但后来他意识到了问题,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不能吃、什么动物应该被保护。久而久之,大家的惯性思维是不管见到什么动物,都来问他能不能吃,这让他有些生气。“有的时候有人抓到一个鸟,来问我能不能吃,其实我看到了是很生气的,因为鸟应该被保护起来。所以现在我也不怎么提‘能好怎’这三个字了。但老百姓就是对吃最感兴趣,这就是双刃剑。”张辰亮说。

张辰亮坦言,博物君的身份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见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督促自己去了解去学习,并在输出知识的过程中将其慢慢内化。

但渐渐地张辰亮觉得自己成为了《博物杂志》的代言人,被捆绑在了一起。对他来说,博物君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平日里他在杂志社还有其他的工作,他在《博物杂志》写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专栏,为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而闲暇时间,他也养迷你盆栽,研究合理的种植方法。这一项工作和一项爱好,构成了他的两本新书《海错图笔记》和《掌中花园》。

希望通过新书唤起

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

《海错图笔记》可以说是对《海错图》的一种回应。据张辰亮介绍,《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里面描绘了300多种生物,还有不少海滨植物。康熙年间,聂璜游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他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他也会询问当地的渔民,来验证古书记载的真伪。这本《海错图》也叫《鱼谱》,是故宫所藏的五部画谱里唯一一部来自民间的。也许正因为它的草根性,加之聂璜在创作《海错图》时并没有任何想要将其写给皇家人士的念头,这本《海错图》保持了它原本的诙谐和通俗。聂璜在里面说的都是大白话,讨论的也是人们感兴趣的日常话题。

和如今的老百姓一样,几百年前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一种生物是否能吃,是否好吃,该怎么吃。比如在介绍到一种名为鲎的生物时,聂璜介绍了几种吃法:“腌藏其肉及子”“血调水蒸,凝如蛋糕”“尾间精白肉和椒醋生啖”等等。如果在今天,聂璜应该和张辰亮一样,都是当“博物君”的绝佳人选。

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聂璜的写法。在大部分文章的最后,他都谈到了吃。张辰亮说,这既是为了展现《海错图》原书的风貌,同时也是因为,这一直是大家的兴趣所在。但张辰亮认为吃不仅仅是口腹之欲,它也是一种知识:“比如这种东西因为身体的一些特征,只能这么吃,或者只能那么吃,它才好吃,否则就没法吃。所以通过吃法也能介绍一些身体的习性。因此我是以吃作为一个切入点,而非仅仅是介绍吃的。”

另外,吸取了管理微博的经验,张辰亮在《海错图笔记》里会介绍哪种生物可以吃,哪种不能吃,而是应该被保护起来。同时,他也会结合着《海错图》来讲一种生物在几百年间的数量变化情况,有的因为捕捞、环境污染或气候变化而数量减少。他希望借此唤起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不要随意捕捞,不要认为什么都能吃。

中国大陆的“博物热”

来得有点晚

《海错图笔记》的出版,也赶上了最近几年出版行业的一股“博物热”。果壳的物种日历、未读策划的《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商务印书馆的《发现最美的鸟》《看不见的森林》等一系列的博物书籍,在最近两年都大受欢迎。作为一个可谓资深的自然爱好者,张辰亮觉得这股博物热虽然出现得有点晚,但仍是件好事。张辰亮说:“中国大陆的博物热早该出现了。西方在100年前就出现了,港台几十年前也出现了。到现在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成熟和稳定的良性状态。中国大陆的大家现在才开始对它产生兴趣,但这是好事。让大家先接触到各方面的博物知识,比如现在出鸟类、植物的内容。大家能够买到这些书,慢慢地他们就会对其中一个领域产生兴趣,然后就会慢慢地成为这个领域的爱好者。现在的自然旅行也很多,我觉得很好。我小时候想参加这些活动都没有,中国人自己写的科普书也几乎没有,从国外引进的书因为译者不懂所以翻译错误百出。现在为什么博物风起来了?因为我们这批人成长起来了,我们愿意把自己小时候很费劲才能学到的知识让大家用很简单的方式接触到。”

在谈到中国如今的博物爱好者圈子时,张辰亮表示,现在仍然是起步阶段,停留在一个个QQ群或者微信群的层次,“整个自然爱好者的圈子都非常小,隔着俩人就都认识。现在每一个爱好者喜欢的领域都非常广,很少有比较资深的爱好者只喜欢一个类群。一般喜欢一个类群的都是刚入门没多久的。玩儿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对其他东西产生兴趣,最后就通了。”张辰亮希望再过一段时间,中国的博物学爱好者能像欧洲或者日本一样,在每个领域都有一个爱好者协会,一个小圈子,定期举办展览和比赛,促进大家的交流。他认为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博物爱好者和博物风潮,就应该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状态。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