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始终“装”着人的需求

2016-12-16信息快讯网

■城市空间因人赋形,小社区的空间更新如此,上海的城市规划也一样。近在明年年底的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贯通计划,远到以2040年为期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居于中心的始终是人的需求

■放眼全市2000多万常住人口,“宜居”是适用于全年龄段人群的城市建设标准。上海要“营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覆盖高品质公共服务、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开放共享的社区环境

■在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多方参与”日益成为共识。宏大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一开始就“开门做规划”;“迷你”如长者照护之家的社区项目,全程在公众监督之下开展

12月19日,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阳曲路391弄小区内有一栋建筑将开门运营,小楼高不过四层,却配有一部观光电梯,乘坐电梯到达楼顶,出门就是天台。放眼望去:这一侧,中学操场盛满少年雀跃之声;那一侧,里弄人家经营着寻常日子。

这不起眼的建筑曾经是一家托儿所,现在被改造成长者照护之家———拥有37张床位的微型养老机构。孩子少了,老人多了,社区建筑发生功能置换。

城市空间因人赋形,小社区的空间更新如此,上海的城市规划也一样。近在明年年底的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贯通计划,远到以2040年为期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居于中心的始终是人的需求。

“小而美”的社区微更新

按计划,2016年上海要新建50家长者照护之家,这足以引发一波社区空间“微更新”动作。这种床位数不超过49张的微型养老机构,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社区建筑形态,比起标准化的养老院,它们体型很小,距离社区很近,甚至完全嵌入社区。

街镇在寻找可被赋予养老功能的空间,有的改造了经营不善的街面用房,有的腾出了人气萧条的公建配套。临汾路街道相中阳曲路391弄16号一处被老式居民楼围绕的房子,它安全、安静,自从托儿所停办之后,一直没被很好地利用。

小楼的平面图像一把哨子,不太常规的外形让设计师兴奋。底楼的圆形部位用作公共空间,向所有社区老人开放,长条部位设计成助餐区域,为就近社区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楼上是住宿区,按照适老化标准设计房型、配置家具,楼道拐角处的小块平台被改造成阳光房。最特别的是顶楼天台,在此可以看到社区风物,可以晒太阳,可以发呆。即便是坐着轮椅的老人,也能自由上下。

空间里装载着人际关系。社区空间调整,人际关系也随之调整。建筑改造之前,街道用大量时间和周边居民沟通,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通过公开招投标选中的设计方案,最终还给居民一个“小而美”的建筑,提升社区住户的审美愉悦感。

“挨着学校是这栋小楼最大的优点,老人喜欢离孩子们近一点。运营方在考虑举办晚托班,让隔壁幼儿园的小朋友下课后到这里玩,一来社区的双职工家庭很有需求,二来老人和孩子共处也许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临汾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人为中心的空间营造

上海是国内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老年宜居”一直是上海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从社区空间、公共交通到各类精神文化服务,老年人群的社会需求一点一滴影响着城市空间规划和公共资源分配。

放眼全市2000多万常住人口,“宜居”是适用于全年龄段人群的城市建设标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 提出,上海要“营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积极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和生活方式发展趋势,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覆盖高品质公共服务、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开放共享的社区环境。

从老年人喜欢的“一碗汤的距离”到所有人都想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小社区的空间更新到大上海的城市规划,空间营造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今年下半年,黄浦江岸线贯通计划正式落槌。明年年底前,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的45公里滨江岸线要基本实现贯通开放。作为上海城市重要的公共走廊,黄浦江岸线的贯通是“百年大计”,但并不因其“大”而脱离于人,上海对滨江岸线建设的要求“不是大开发而是大开放”,要开放成群众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开放成市民的生活岸线。

今年第四季度以来,黄浦江沿线数区先后公布贯通开放的具体实施方案。几段岸线特色各异,但无不强调“开放”和“共享”———

浦东岸线要让“城市生活与滨江空间交织互动”,以岸线、绿廊作为主要的开放空间,以亲水步道、慢跑道和慢骑道串联沿江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构成“五线谱”;黄浦岸线也有“五道”,通过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完善水陆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使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五道融合”;杨浦滨江重点建设的南段5.5公里岸线区域有30%用作公共空间,让原先“近水”而不“亲水”的居民零距离接触滨江。

多方参与下的共建共享

共享城市空间的每一位市民,都是空间规划的参与主体。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在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多方参与”日益成为共识。

宏大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一开始就“开门做规划”,既有行业专家担任顾问,也有公众参与咨询团出谋划策。草案在今年8月22日至9月21日向社会公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和16个区举办了现场展示和意见征集工作,吸引逾2万人次市民参与。规划部门邀请规划编制核心专家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就城市目标、空间规划、交通出行、绿色发展、文化品质等热点问题向公众进行讲解。

“迷你”如长者照护之家的社区项目,也是全程在公众监督之下开展,前期有社区协商,过程中有项目公示,小区公告栏实时更新项目进展。和以往“政府出资,工程队干活”的粗放合作不同,临汾路街道的长者照护之家项目借助各种专业化市场力量的支持,包括受托征集设计方案的第三方招投标企业、中标后主导建筑设计的专业设计团队、受托运营机构的养老服务企业等。

报记者 钱蓓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