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装×”会成为社会潮流?
装×中的“×”最初意思是指“big”,装×可以凭字面意思理解为:假装很强大。在过去,为了好面子而“端着”、“起范儿”等故作姿态的行为方式,并不那么招人反感。然而如今“反装×”却成为了一种潮流,甚至有人祭出《反装×手册》这样的教材。
这种价值取向以及语言方式的变化,看似离经叛道,却暗和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过程中的反智思潮。“反装×”提倡真诚地有一说一,但在“反”的过程中,真正的严肃和高雅的内容,也容易被消解掉。
一、当虚荣成为社会风气,“反装×”也吹响集结号,目的是戳穿此类“我很厉害”的虚假表演
不知道何时开始,装×成为网络里一个高频词汇,这个词的意思,大概是指那种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以卖弄、做作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行为。“装”这个动词本身表明其主体是在伪装、矫饰,扮演成另一个与自己真实情况有差距的人。
装×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最表面而直接的根源在于社会风气中虚荣心的膨胀。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集体化的整齐划一,由于贫富差距小(其实是普遍贫穷),“过别人过不上的生活”只适用于少数的大院子弟、高级干部等特别阶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光鲜亮丽而高高在上的生活,虽然有所扩大,但也只属于明星和大款,仍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触摸的。那时候没有虚荣,或者说很少有人有虚荣的资本,只有真实的繁华或者真实的苍白,没有中间地带的灰度,想装也装不出来。
经过二三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向着多元化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又是极其不均衡的,不同人群的贫富差距、教育差距和审美差距在逐渐拉开,像明星或者富翁那样生活、像艺术家那样有“逼格”,已经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所以,当一部分人不具备某种特质,而又希望得到别人的羡慕并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时,“装”就成了一条简单的出路。
由于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网络的深入发展,每个人不仅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自己想被人看到的生活,也被迫窥视着别人的生活,这就是装×的平台。装×的阵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一些行为就迈入了所谓装×的范畴。例如朋友圈里的各种晒,晒美食、晒旅游、晒恩爱,上午还在地铁里受罪,下午就可能飞往迪拜的海滩潜水冲浪,或者巴黎的广场喂鸽子;昨日还是吃泡面的单身狗,今朝就已经和蛇精脸的美女出现在米其林星级餐厅……
但漂亮的图片所反映的惬意自得和羡煞旁人的生活状态,背后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去年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60万粉丝的澳大利亚网红埃塞纳·奥尼尔(Essena O'Neill)就曾引发轩然大波——此前她通过社交媒体“营造完美的网红生活”,而那些照片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不过是为了引起网友的注意。她发誓痛改前非,向网友们真诚袒露事实真相。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把朋友圈打造成别人的生活”,这个现象不是中国独有,而是世界范围共有的。
美国学者莫里斯蒂克斯坦说过:“时间对于别出心裁的小花招是最无情的。”日子久了,人们对装×产生了深刻的反感,尤其是装×所反映的是人类炫耀的劣根性,因此反装×的潮流就渐渐抬头,戳穿装×者的谎言。现在,很多网络社区里,贴有各种反装×的手册和秘诀,说明人们对装×的行为深恶痛绝,反装×已经拥有了系统性的总结。
二、巨大的贫富差距、教育差距和思想差距加剧鄙视链的形成,“反装×”本质上是部分群体的自我保护
关于反装×的口号,最有名的就是那句带有诅咒色彩的“做人莫装×,装×遭雷劈”,这句口号带有浓重的互联网暴力气息,既不容置喙又极尽恶毒之能事。在那些《反装×手册》之类的反装×指南中,对装×行为不仅仅是厌恶,甚至敌视到了仇恨的程度,对于装×者的反对之声,充斥着脏字和下三路的咒骂。
表面上看对装×的反对有些走极端,因为装×只是一种不太实事求是的自我粉饰,无非是一个人为了虚荣心说了谎话,对自己的物质或者精神状态进行了粉饰,算是一种说大话的吹牛行为,为何会招致恨不得“得而诛之”的憎恨呢?
这是因为,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圈层内,由于贫富差距、教育差距、地域差距等差距的拉开,在人与人互相审视的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鄙视链”。鄙视链就像是食物链,有其残酷的一面,鄙视、被鄙视、鄙视多少人、被多少人鄙视……这些都直接意味着你与这个社会最大多数人所信奉的价值观的距离,是一种直接而无情的审判。而恰恰最大基数的普罗大众,都不处于鄙视链的上端,多多少少承受过来自鄙视链上游的人们简单粗暴的鄙视,比如看英剧的看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看不起看韩剧的,而看韩剧的又看不起看国产雷剧的,这就是日常生活里比较显而易见的鄙视链。
“反装×”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群体内,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征伐。在群体内部,本来拥有同样生活状态和知识储备的人,应当是平等的,而装×者试图通过假装和粉饰,脱离出自身的状态,以作弊的方式把自己打扮得更成功、优秀和富有,将同样群体中的其他人推向鄙视链的下游,实现对本群体其他人的背叛和歧视,这当然是一种恶劣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另一群自认为不装的人的鞭挞。
反过来说,“反装×”是无法处于鄙视链上游的人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心理防护机制。将那些装×者的伪装戳穿,就获得了更大的本群体基数,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存在感。有时候,人们在“反装×”的道路上不仅仅需要鄙视链条上的同类,还需要处于比装×者更高位置的人来“为自己做主”。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国民老公”王思聪在网络的爆红。王思聪曾经使用的一个头像就是一副自己拿枪对准“装×犯”的漫画,因为他以首富独子这样更有钱、有地位的鄙视链上游的身份,戳穿明星或者其他名人的谎言,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普通网民的关注,并称他为“娱乐圈纪检委”,得到了反而是平凡网友的关注和拥戴。
三、“反装×”的缺陷:集体化的反智倾向和对严肃的敌视,让“有文化”往往比“有钱”更遭人恨
“反装×”固然能让人们在戳穿他人伪装的时候,获得极大的快感,并得到群体存在感和自我保护,但是“反装×”也并非无害,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反装×”某些表达过于粗陋甚至低俗,还有更深的潜在危害,那就是在反对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真正的高雅、品位和严肃的生活方式以及理想主义一起反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反智主义倾向的行为。
容易被“反装×”潮流误杀最严重的要素,并不是有钱,而是有文化。因为装有钱,不但有难度,而且容易被识破。但是装有文化却不同,假有文化和真有文化的甄别,是比较难的,需要一些文化积淀,而这恰恰不是全部社会成员都有的能力。
比如说,上文提到的“国民老公”王思聪受追捧,寒窗苦读二十年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尤其是女博士,则会遭到嘲讽;通过做生意赚下亿万身家的富翁,说几句老百姓爱听的话,会被赞誉为“社会的良心”,而很多研究了一辈子学问的学者,则会被揶揄为“砖家”。有文化的人,在这个网络时代生存尤其艰难。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人们对于文艺青年们的鄙视,很多人认为凡是那些摆出文艺腔调、追求和大众不一样的人,都是装×。虽然蒋方舟曾经在访谈节目中说,很多年轻人喜欢文学,只是喜欢那些能摘出来做QQ签名的文学语句,但装文艺和真文艺还是不一样的,真正文艺青年是以音乐、绘画、文学等文艺形式作为生活的精神归宿,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认为自己有文化,他们只是向内寻求个人精神世界的丰赡,而不是向外寻求社会评价的高看一眼。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文艺青年,特别是并不富裕的文艺青年,都遭受过他人不理解的眼光和敌对,认为文艺化的生活方式就是“装×”、“穷酸”,这是因为“反装×”的人群并不能区分真文艺和真装×。
张悦然主编《鲤·文艺青年》
张悦然主编的杂志书《鲤》有一本主题名为“文艺青年”,曾经有此一问:“为什么人们不能承认,文艺才是我们头顶上永恒的星空?”这个提问,大概正是因为文艺青年的标签,在当下已经具有了某种讽刺意味,以至于文艺青年自己都不想承认自己文艺。
所以,当“反装×”者在无知的状态下,将另一群人贴上装×的标签时,和装×者就没有本质区别,因为这看似对立的双方,有了共同的存在基础——都是建立在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不理解、不尊重的基础之上。
结语:
“反装×”固然可以戳穿那些伪装者的谎言,摆脱自身在鄙视链中的尴尬位置,但也树立了一道壁垒,将那些并无恶意,并不伪装,而只是与自己不同的人隔绝在视线之外,把真正严肃的、优雅的东西排除出去,落入一种反智主义的窠臼。网络时代的言路广开,使我们获得了这样一种鄙视他人的权利,惟其如此,更要明白,这种权利也随时处在被滥用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