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

2017-02-04信息快讯网

在教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男孩子数学成绩出类拔萃,女孩子语文成绩异乎寻常;男孩好动不好静,女孩学习更用功Blah Blah Blah~~

更有甚者,我还听说过一个更扯谈的说法,“男孩子更聪明,女孩子学习再好也就那么回事”……但事实真的像传言所说的吗?

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信息快讯网

男女IQ一样高

新西兰学者弗林(James Flynn)在研究近百年来全球男女智商变化后发现,现代男女在智商上基本相等,得不出男性比女性更聪明的结论。弗林说:“在所有抽样中,女性和男性的智商相等,甚至个别样本还比男性高出一星半点”。

不过,弗林也坦白地讲,在一个世纪前,由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不够,的确存在男性比女性智商高出五个百分点的事实,但这是有当时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女性的地位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弗林称:“100年来,人类的平均智商上涨了三个百分点,而女性智商则攀升更加迅速。这就是现代化的结果,女性享有了现代文明赋予的权利,使得现代女性在智商上和男性不相上下。”

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信息快讯网

女孩和男孩一样活泼

既然男性和女性一样聪明,那么所谓“教育专家”说的,“男孩更活泼好动,爱玩搭积木;而女孩更爱静,更愿躲在角落里玩布娃娃”云云,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的确有所谓“科学家”对受测验的男女进行过脑部扫描,并观察过幼儿的活动规律。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暗示。在受精卵——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基于性别的偏见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美国旧金山密涅瓦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哈尔培(Diane Halpern)说:“当我们看到有些男孩活泼一些时,难道没有看到有些女孩也一样很活泼吗?我们应该对孩子因材施教,按性别贴标签是毫无用处的。”

她进而表示,学生的成绩优劣与否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当时的教育理念、社会环境和科技因素相关。

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信息快讯网

男校生更易离婚谁之过?

全社会对孩子的培养早已经打上了观念的烙印。为了培养女性贤淑的品格,社会上就出现了女校。

同样,基于培养男子汉气概和贵族气质考虑,社会上就出现了男校。不可否认,男校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贤达。不过,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近期通过研究得出一项惊人的结论,从男校毕业的学生到了42岁,比较在男女混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离婚,其比例为37%比28%。就是说,男校的毕业生更不懂如何和异性相处,和女生说话不敢看眼睛,讲不到两句就遁走。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戴安娜 莱欧纳德(Diana Leonard)说:“当我们对42岁的已婚人士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曾经在男校就读的男孩长大之后离婚的几率更大,而这个结果并未出现在女人身上。”

有时候“教育专家”只负责生产出一个教育观念,但他不会对几代人的幸福负责。同样,全社会对孩子的培养早已经打上了观念的烙印,但谁为这个观念埋单,还是孩子自己。

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信息快讯网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了粉碎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科学家又做了以下的试验。

英国教育研究协会近期在对两组随机选中的班级进行调查时发现,当研究员告诉A班的男生,他们的阅读成绩比同班女生要差劲很多时,结果男生们的阅读成绩开始一落千丈,即使原先阅读成绩好的男生也开始厌恶阅读。

而在受测验的B班级里,研究员并没有告诉学生,谁的阅读成绩更好,结果该班级无论男女在阅读成绩上都不分伯仲。所以说,在教育上,先入为主的“男理女文”的 心理暗示会改变孩子的发展轨迹。

同时,这也印证了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theory)。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级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 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个问题就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是不是教育者心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暗示了女孩在理工科上的弱势走向?

真的假的?女生缺乏理科天分 男生更聪明-信息快讯网

女性的选择

其实,“男理女文”的谣言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冷战时期,为了战后科技发展的需要,大量男性从事科技活动,而女性仍禁锢战争时期的思维里。“老大哥”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针对于女性的教育也受此影响,因为“女性归根结蒂要去照顾男人。”

目前,英联邦国家已经制定了一项教育计划,说服更多的女生去从事理工科的学习当中,进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上达到性别平衡。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们已经看到可喜的变化。有50%的医学院毕业生,近78% 的兽医专学毕业生,以及44%的生命科学博士生是女性。

必须强调的是,男女的大脑结构、功能存在两性差异,并不等于说这些差异就是导致女性远离科学的唯一原因。

诚然,人们在确定职业方向时,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人对事业成功的期望,取决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才能。个人在自我评估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家长等权威人士对他们的 暗示。一旦一些领域被标上“女生不宜”的标签时,多数女性会主动远离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