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巴黎的问候 ———评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沪第二场音乐会

2017-02-07信息快讯网

 

来自巴黎的问候 ———评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沪第二场音乐会-信息快讯网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日前在东方艺术中心连续举办两场音乐会ζ首场音乐会中,乐团在首席指挥丹尼尔·加蒂的带领下与小提琴家珍妮·杨森合作,为沪上观众演绎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和布鲁克纳《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ζ而在第二场演出中,乐团带来了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等经典作品ζ本报记者叶辰亮摄影报道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RoyalConcertgebouwOrchestra简称RCO) 不仅是荷兰知名度最高的国宝级乐团,也是当今世界顶级交响乐团中的佼佼者。自1888年4月创办至今,在威廉·凯斯、威廉·门德尔伯格、伯纳德·海庭克、里卡多·夏伊、马里斯·扬颂斯,以及上任不久的丹尼尔·加蒂等优秀指挥家的领导下,这支乐团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水准,并以其透明、温暖、古典的整体音效而独树一帜。

不久前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的第二场音乐会上,RCO将我们带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的塞纳河畔,那个依然沉浸在“世纪末”情怀中的世界大都市。在和平年代令人陶醉的气氛中,那里成了人们寻求声色之乐的圣地。在享受美食、醇酒和美色的同时,巴黎人也借着象征派诗歌、印象派绘画和音乐,来提高自身感官的敏锐感受力。当色彩和光影成为画家们的主要兴趣所在,模糊的瞬间意境成为诗人们的追求目标,细腻精巧、令人愉快的优雅音调,也成了巴黎人德彪西带给世界最具独创性的音乐语言。这种声音的艺术不仅留下了个人与民族的深深烙印,也拉开了音乐创作新世纪的大门。

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有两部占有特别的位置

音乐会的第一首曲目 《牧神午后前奏曲》 创作于1894年,这部交响诗是作曲家根据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而作,描绘了古罗马神话中牧神在午睡中的感官体验,以及他在林中与三位仙女不期而遇的经过,以梦呓般的语言传达了似真非真、如梦似幻的情境,也将牧神的爱情白日梦表现得迷离恍惚。

从独奏长笛奏出的第一个慵懒的乐句开始,RCO就表现出他们辨识度极高的整体音效,松弛、圆润、内敛、优雅。 虽然初听起来音色并不十分辉煌,然而随着音乐层层叠叠不断向前推进,可以感受到在他们对比并不鲜明的音色中,其实蕴含着层次极为丰富的中间色调,而这种对于细腻光影和色彩的描绘,正是印象派艺术的精髓所在。丹尼尔·加蒂的指挥动作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他在这首作品中的指挥图式并不十分华丽,但对于每个乐句之抑扬顿挫的细腻掌控,以及极富线条感的旋律刻画,都显示出这位首席指挥家深厚的艺术功力ζ在乐队的各个声部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低音提琴,虽然出于音量平衡考虑只用了6把低音提琴,但那种极为深沉如同贴着地面滚滚而来的低频声浪,仿佛令人感受到牧神昏睡时大地和山峦起伏的脉搏。

除了诗歌与绘画,德彪西的另一重要灵感来源是大自然ζ 无论是管弦乐《夜曲》 中的“云”,钢琴曲 《贝加玛斯克组曲》 中的“月光”,还是那晚演奏的交响音画 《大海》 (创作于1903-1905),都表现了作曲家对于大自然虔诚的崇拜与赞美之情。

经过第一首作品的热身,RCO从指挥到演奏员已明显渐入佳境。面对《大海》 这样一部对比幅度明显大得多的作品,各声部乐手们表现得游刃有余。虽在一些小的细节上略微不像德奥一流乐团处理得那样精准,但乐队的总体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堪称杰出。第一乐章 《海上的早晨到中午》 中四组16支大提琴奏出的乐段中,各种增和弦构成的华彩节奏音型,随着大提琴声部一次次的模进而被推向高潮,仿佛是疾风鼓荡下一波盖过一波的海浪。第二乐章 《水波的嬉戏》 堪称印象乐派的配器法教科书,钢片琴、竖琴和钹轮流奏出五光十色、闪闪发亮的点描式音符,加弱音器的小号发出的断奏音型,似乎能看到水沫在阳光下舞蹈时所发出的点点金光。第三乐章 《风和大海的对话》 中的简短音调,令人联想起第一乐章中小号和英国管奏出的召唤式主题,双簧管演奏的新乐思是如此之热烈,令人感到这风与大海的对话更像是人们面对神奇自然时内心的感触与意向。《大海》 不仅是德彪西创作中期的杰作,也以其丰富细腻的配器手法,自由复杂的和声语言,新颖独特的发展方式,成为20世纪交响音乐中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

作为闻名世界的艺术之都,上世纪初的巴黎不仅云集了福列、德彪西、拉威尔等本国音乐大师,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俄罗斯芭蕾指导贾吉列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自1909年开始,他凭借良好的审美趣味和高超的经营手段,将最杰出的作曲家、舞蹈家和画家聚集在一起,几乎每年将一部优秀的俄罗斯舞剧带到巴黎,并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引发轰动。在佳吉列夫制作的众多舞台作品中,1913年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春之祭》,毫无疑问具有现代音乐的里程碑意义。利用人们当时对原始艺术的兴趣,佳吉列夫联手斯特拉文斯基、尼金斯基等杰出艺术家,向巴黎观众呈现出一场史前人类在春季祭献中举行宗教仪礼,最后以少女作为牺牲品的现代芭蕾。

该剧1913年5月在巴黎剧院的首演所引发的大骚动,至今仍为音乐史学家和爱乐者所津津乐道。口哨声、嘘声、议论声乃至互相的争论和斗殴,足以表现出席首演观众们所感到的震惊。当披着褐色麻袋布的舞蹈演员迈开粗野生硬的舞步,当乐队奏出狂暴、怪虐而充满压迫感的乐声,一切传统的“审美”原则荡然无存。这种堪比野兽派绘画的艺术不仅宣告了19世纪的真正结束,也预示了即将出现的大破坏和大屠杀 (1913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当晚 《春之祭》 的演出,RCO带来了超大规模的乐队编制,5支长笛(包括短笛、低音长笛等变型乐器,以下亦同)、5支单簧管、双簧管、大管,5支小号、长号、8支圆号,加上大型的弦乐和打击乐组合,将东方艺术中心偌大的舞台挤得满满当当。与此相对应的是乐队所发出的错综复杂又极富震撼力的音响。当 《春之预兆-少女之舞》中所有的弦乐器和8支法国号强奏出狂放而野蛮的舞曲时,就像整个部落的原始居民同时击鼓,大地和山谷随着他们的鼓声而颤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加合”(additive) 节奏,使音乐的律动变得极为复杂,1拍子、5拍子、2拍子、3拍子等各种节拍轮换出现,有时甚至每个小节都在改变节拍,不同声部间重叠出现的“交错节奏”虽然活跃而激动人心,却给这支庞大交响乐团的指挥和每位乐手带来极大的挑战,只要其中某个声部出现差错,很有可能会给整体音响带来灾难性的结果。令人感到叹服的是,RCO即便在最困难的状况下都表现得从容不迫,可以注意到丹尼尔·加蒂先生的面前并没有总谱,这不仅是一位优秀指挥家职业精神的象征,也表现出他对经典作品的尊重和对自己以及乐团水准的高度自信。当 《少女的献祭舞》 在狂乱与粗暴的乐声中戛然而止,听众们才从那原始而充满野性的情境中回到现实世界,由衷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证明了RCO这一晚的表现无愧于世界顶级乐队的声誉。

文/金桥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徐家汇东方商厦年底重开业 对标巴黎老佛爷
徐家汇核心区域东方商厦年底重开业 对标巴黎老佛爷
双11提前购 实拍巴黎春天五角场店品牌折扣
法国悼念巴黎恐袭一周年 全国紧急状态可能再次延长
乐秀风华-青春版名家名曲系列二胡专场音乐会即将上演
港星豪宅排行榜 星爷屈居第二第一竟是他
“剑指”全球5座一流音乐厅
第二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沪举行
缤纷新年音乐会点亮独特“音乐季”
盘点2016年逝去的名人:从卡斯特罗到拳王阿里
盘点2016年中国音乐圈,推广中国作品收获良多,前路依旧漫长
加蒂携荷兰皇家管弦乐团来沪献演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乐团应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香!上海人最爱的那一口葱油拌面!看这条就够了!
上海最新老公价目表出炉!囡囡们快看你们的老公值多少钱!
第二套“专职”电子警察上岗11天抓拍33起
巴黎郊区连日爆发骚乱
江南丝竹小乐团在沪“火”起来了
“星期广播音乐会”奏响新春专场
艾伦·科普兰《如何听懂音乐》中文版出版
音乐“网红”不少,却无法形成创作合力
别急着送孩子学乐器,接受音乐教育的路多着呢
米菲哭了!荷兰童书大师、米菲兔之父迪克·布鲁纳昨晚去世
沪产第二代互联网汽车上市
2017年艺考即将结束:音乐治疗等新兴学科受关注
上海音乐厅尝试民乐新玩法,专家建言——创新音乐会形式也别忘了传统
沪上将举办13场音乐会致敬贝多芬
上海音乐学院牵手“李斯特”“肖邦”,不拘一格选人才
德国大选年第二场州议会选举,基民盟逆转取胜 社民党需要“舒尔茨效应2.0”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