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又度过了一个安静的春节 烟花“零燃放”文明添一分
灯市不见“花”,霓虹犹如昼。
昨天是元宵节。在传统语境中,这是年节的最后一天。上海又度过了一个安静的春节。
这是上海落实烟花爆竹禁燃令的第二个春节。“零燃放”政策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一个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反复持续的训练。上海市民正逐渐习惯没有烟火味的春节。在清静的空气中,文明观念正在形成。
中国禁燃看上海
古老的中国社会正因现代文明观念的建立而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上海是中国开放的窗口。在沪常驻外国人超过17万。上海禁燃措施取得成功,得到了世界的瞩目。
浦东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民警胡司豪见过很多外国人。在老外的印象中,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就是爆竹声声。上海管控烟花爆竹前,很多老外会购买烟花体验一把中国年味儿。现在情况有了新的变化。
最近,在沪外国人路易莎来到张江境外人员服务站咨询涉外政策。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窗口民警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递上了一份英文版上海禁燃令通告,向她说明购买、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也请她向身边的外国朋友传递这条信息。
为落实禁燃令,上海出入境民警、社区民警、涉外社工到外国人聚居社区,针对外国人开展相关宣传。
来自美国的肖恩家住张江地区,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是旅游。他说,去年春节,他去北京旅游,那里燃放烟花爆竹,空气质量显然大受影响。上海近年来对烟花爆竹采取禁燃措施,这对空气环境有利,他会以自己的方式支持。
普陀公安分局长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旭东印制了英文宣传书,带领居委会干部、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本周,澳大利亚籍居民路易斯来到刘旭东的警务室,上交了一万响鞭炮和24发礼花弹。这些烟花爆竹是他从前购买的,本想体验一把中国的年味儿,“但是我们得配合警察的工作。”
源头管控断供给
“禁燃”是要减少烟花爆竹对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所造成的负累。为落实“零燃放”,减少烟花爆竹流入城市,上海警方在主要入沪通道设卡拦截检查,尤其加强对省际交界道路和无名小路的盘查。
在西部的上海陆路大门,嘉定公安分局在道口24小时查控,春节以来查获车辆夹带烟花爆竹50多件。2月7日凌晨,一辆载有两千响鞭炮、一箱烟花的“苏A”牌号小轿车在安亭镇外青松公路外检查站被查获。司机王某当即表示愿意上交。同天,安亭检查站又查获了三千响鞭炮。
去年春节,上海共发放66张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今年,这个数字下降到7张。7个销售点全部位于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等郊区。上述7个区的公安分局严格落实实名登记销售和销售现场视频管控,每日上报销售明细。
市民王先生从普陀区搬家到青浦区。
为庆祝乔迁之喜,他来到青浦区城中北路的销售点,出示身份证和青浦区房产证,购得鞭炮。当天下午社区民警就上门回访,得知他准备到普陀区燃放,对他开展了耐心劝说。之后,王先生主动到派出所上交了鞭炮。
据统计,全市7家烟花爆竹销售点累计出货少于3000箱。其中,警方通过电话核实、上门走访,与全部366名持外环内身份证的顾客取得了联系。
让百姓认同“禁燃”
今年,上海5万民警与30万平安志愿者组成混编队伍,深入社区广泛动员居民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列中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最大多数的人民满意,是一种传承已久的作风。
昨天是元宵节,一场原汁原味的民俗巡游在杨浦四平地区举行。元宵巡游是杨浦区传承多年的民俗活动,2015年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的花车队伍中,出现了一辆威风的消防宣传车。杨浦的民警一边向观众赠送纪念品,一边宣传禁燃烟花爆竹的观念。
在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一场元宵游园会热闹开场。包汤圆、猜灯谜、演民乐、撕纸画……传统民俗吸引了很多人。人群中,长宁公安分局虹桥路派出所的青年民警特别惹眼。他们和居民们一起参与游戏,在互动中传递禁燃观念。
民警李洋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和美国人克莱恩一家相互寒暄。克莱恩说,他和女儿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现场的民俗活动都很有韵味。而从去年春节开始,他们家就和本地的居民一样,不放烟花爆竹了。
元宵夜,虹口公安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贵富召集张桥地区的平安志愿者上路巡逻。张桥是目前上海中心城区内最大的棚户区,这里即将迎来动迁。志愿者郭阿姨说,元宵节为的就是阖家团圆平安,参加治安巡逻既是留取张桥的记忆,也为守护大家住新房、奔小康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