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做好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

2017-03-12信息快讯网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要做好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

报特派记者 钱蓓

 

今年要做好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信息快讯网

全国医保信息联网能不能如期完成?取消药品加成,看病买药能省多少钱?全面“二孩”政策推进是不是得力?中国的人口结构是不是均衡?在11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

推进医保信息联网是本届政府的承诺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李斌表示,建设健康中国,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把路线图、时间表细化为施工图,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也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我们今年要把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做好。”同时,今年还要改善民生,开展好三个行动: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基本医保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块“压舱石”,李斌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织起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覆盖了超过13亿人口,为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有效保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我们要很好地用好这笔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把钱用到刀刃上,主要有几个措施。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2017年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已经印发,新目录比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品种,其中儿童用药新增了91个品种。李斌介绍:“我去年讲过,国家要通过对一些临床急需、疗效比较好、群众负担又比较重的药品进行国家谈判,降价50%以上,去年是说到做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去年国家谈判的降价药品今年已经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群众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报销了。”

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通过药品流通的改革减少流通环节,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空间,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同时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降低价格。

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李斌说,支付方式改革是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有效形式,今年主要推行以病种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改革试点,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办法,“通过改革,首先形成一个基础,就是能够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广受关注。李斌表示,这是本届政府的一个承诺,相关部门、各地是立了军令状的。

取消药品加成将节省药费六七百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王贺胜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改革前,公立医院有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三个补助渠道。改革后,我们取消了药品加成,变成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王贺胜说,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国家一直把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王贺胜透露:“据今年不完全统计,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元到700亿元。”

王贺胜表示,要按照“腾笼换鸟”思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把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

全面“二孩”政策完全符合预判

“去年年初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成效初显,符合预判。”王培安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1846万,实际生育的小孩数量更大,这是2000年以来中国出生规模最大的一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相当明显、相当乐观。”

中国去年的出生人口数比“十二五”时期的年均出生人口数增加了140万。去年的总和生育率达到1.7%,而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5%至1.6%之间徘徊。王培安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完全符合预判”。“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现在不缺,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到2030年峰值时期,我们有14.5亿左右,到2050年有14亿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纪末还有11亿以上的人口。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的素质,也要特别关注中国人口的结构问题。”

2015年,中国15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3%,数量是10.03亿,到2020年有9.85亿,到2030年有9.52亿,到了2050年还有8亿多。王培安表示:“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只有7.3亿,但是它的产出劳动生产率比我们高得多。所以中国不光是现在不缺劳动力的数量,以后科技水平发展了,还有很多替代的措施和办法,劳动力的数量就更不是问题。”

(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深化医改确定五大重点任务
执行8起任务、救援14人:东海救助局完成春节救助值班待命任务
一个小学老师特殊的“假期任务”
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延长会期
身体力行,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
今年上海道路停车点将全部实施电子收费系统
宝马Z5最新谍照曝光 最早将今年底发布
全市第五次补短板现场会动员部署今年“五违四必”整治,韩正:再狠抓一年巩固向好态势
上海今年将完成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三级跳”
上海市信访工作会议举行,韩正: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韩正调研百联、光明:今年要全面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聚焦重点全力突破
稳中求进做好经济工作
朱国萍:做好宣传 让上海市民成为食品安全“啄木鸟”
习总书记“下团组”漫评④:拿出“绣花”功夫做好精准脱贫
啃下医改“硬骨头” 开启健康中国新征程
医改“声音”变小,说明问题正慢慢解决
文化广场今年将迎“音乐剧大年”
申城今年公租房供应约1万套
今年经济开局呈现“稳进好”
申城今年将分配供应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
宝马全新M5效果图曝光 有望今年9月亮相
做好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医务社工:做好“多面手”,用心架起医患桥梁
远望号船队今年任务密度将创纪录
探索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医学传播 中国医学传播智库在沪成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