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已形成

2017-04-26信息快讯网

 

“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已形成-信息快讯网

上海自然博物馆空中俯瞰图。袁婧钮一新摄影报道

本报讯 (首席记者王彦) 坐标上海,人们正身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内。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剧场135个,图书馆238个(馆舍302个),博物馆125家,美术馆76家;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全市共有电影院275家,各类书店8000余家。其中,按全市常住人口算,每10万人拥有1.2家图书馆(按馆舍数),每2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全市所有图书馆实现异地借还书“一卡通”服务,这些数字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上海的博物馆将达150座,剧场有望超230个。它们既是上海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累累硕果,更是全体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文化“大礼包”。

与设施建设相得益彰的是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民人均藏书3.27册,人均购书经费10.83元,有效读者证总量已达300多万张,达到了每百人中有12人为持证读者,图书外借服务7000余万册次,流通服务人次达3400万余人次;2016年,上海市的博物馆藏品总量达到2206153件(套),全年共举办展览超过400个,年观众接待量超过2100万人次,其中仅上海博物馆每年的接待人次就超过180万;2016年,上海共有超过1000万人次的观众走进1.6万场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超过15亿元;全市1562块电影银幕,在2016年得到了7306.7万人次观众,收获电影票房30.37亿元,大大高于2012年的13.2亿元;而全市76家美术馆,也在去年接待了500万人次参观,远超2012年的26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刚过去的“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等多家相关部门联手制定的 《上海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推出新一轮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之前,上海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实体书店的措施,包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专精特等各类实体书店发展。如今的上海已形成了以标志性书城、中型书城、综合书店、特色专业书店、社区书店为主体,楼宇书屋、校园书店、网络书店、书报亭等相配套的出版物发行网络。

此外,经过5年建设,上海还基本形成市、区、街道、村(居委会)的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市级群艺馆1个、区级文化馆24个,开放运营的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6个、农家书屋1514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政府“送菜”和群众“点菜”相结合
【新阅读】弘扬传统文化的用心之作
当我们说死亡其实在说尊重生命 复旦首届“生命文化节”开讲
上海高校形成360°思政课“德育合力”
上海后滩地区将建世博文化公园,拟向社会征集金点子
百余文化艺术项目将落户商场
上海一季度家政服务指导价出炉!找保姆、月嫂等可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缺知音
华东通航服务中心明年将落户上海龙华机场
高铁调价迫于资方压力?专家:不能打着服务幌子涨价
“走心”服务强化社区治理向心力
上海将为规范预付卡消费提供法治保障
韩国总统选举境外投票启动
文化创意走进历史风貌保护区 把新场古镇文化带回家
和顺图书馆:“文化之津”有新诗
峨眉山脚下落寞多年的古镇为何突然“火”了?——从“文化重构”透视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当代动画创作须坚定文化自信
北京等地现扫码给餐厅服务员打赏,有人最多每月可收三千余元
第111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6月开幕
“服务质量”让位“成本控制” 航空公司变身“铁公鸡”
【特稿】现代出版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形成
“零时延”优化网络资源 “零盲区”监控伪基站 上海移动全力做好市党代会通信保障服务
上海构筑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
运营商试水智能家居服务 上海电信“智慧家庭”旗舰店 
“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正不断完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