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构筑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
启动“一带一路”伙伴关系计划,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对外经贸合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夯实基础——
■本报记者 张晓鸣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东方明珠”上海重任在肩,将构建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市商务委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155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外贸总额的比重提升至20.7%,出口、进口、进出口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沪合同外资达到10亿美元,大幅增长83.3%,占全市的10.2%;实到外资3亿美元,占全市的7.2%。
互联互通,通江达海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优先领域。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处恰是上海港航线密度最广的区域。上港集团副总裁丁向明介绍,上港集团不仅投资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还中标了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目前码头正在建设之中。他透露,集团在东南亚一些主要港口和欧洲一些成熟地区也有一批具体项目正在接洽。
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港口合作,上港集团今年有个“小目标”,就是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座港口召集起来,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论坛机制,希望通过合作机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专用航线。
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振华重工,从成立那天起就是一家“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企业。截至目前,振华重工已向“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和地区交付3512台设备。全球90%的货物通过海上运输,而90%的港口都使用振华重工的港机。
事实上,居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物理空间的交会点,上海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充满想像空间,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战略性、功能性作用。
从“望远镜”到“放大镜”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上海通过启动“一带一路”伙伴关系计划,积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构筑广覆盖的投资贸易网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夯实基础。
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上汽集团重点规划的15个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了大多数。上汽已初步完成泰国生产基地、英国研发中心建设,正在加紧建设印尼、印度基地,并在中东、南美、东盟、大洋洲、欧洲、北非等地建立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在核心区域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形成全价值链的业务体系和面向周边市场的辐射能力。
“过去我们通过‘望远镜’观察海外市场,现在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用‘放大镜’走进和立足当地市场。”杨晓东表示。
“一带一路”建设赋予上海企业加快全球发展的新机遇。之前,上海建工国际业务已覆盖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今,上海建工市场拓展重点主动向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靠拢。目前,上海建工在柬埔寨、尼泊尔、蒙古、印尼等1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已完成和在建项目共23个。去年,上海建工以260亿美元的营业规模跻身全球十大承包商之列。
发挥上海集聚资源优势
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上海具备人才、资金和信息等资源集聚优势。
2015年3月底,“一带一路”贸易商企业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旨在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 (协会) 与企业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下一步,上海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优势,在区内打造方便快捷的跨境融资平台,通过全球金融市场,把各种机会、各个领域、各家客户撮合起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贷款、债券等不同类型资金,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浦发银行透露,将发布“一带一路”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根据企业“走出去”发展历程,浦发银行将企业需求提炼为“五个层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五个层面配套”,内容涵盖结算、投融资、并购、担保、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境外上市、境外发债、财务顾问等诸多领域。未来,浦发银行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的金融服务,通过参与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境内托管、代理清算等方式介入重点项目。
国税总局同样依托上海的人才和队伍,开通了12366“走出去”纳税服务热线,累计研究发布59份 《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投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