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新产品“再造”医院流程

2017-05-11信息快讯网

 

用信息化新产品“再造”医院流程-信息快讯网

“床边医嘱”打通了护士台到病床的“最后10米”,拉近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距离。欣萱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现场

一家庞大的三甲医院里,谁与患者的距离最近?不是医生,其实是护士。当医生在门诊、手术室、实验室忙得脚不沾地时,输液护士、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等默默守在了患者身边。也因此,他们看得见、听得到患者的需求。

于是,在新华医院,记者见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事:全体护士被发动起来,收集临床需求,找到工程师推出一系列信息化新产品,“再造”医院流程,造福广大患者。

电子转运:每天240名手术病人的“安保员”

上午10点,新华医院外科一病区,2床病人徐婆婆要去手术室了,护士熟练地用手持PDA扫描她手上的电子腕带。这是住院病人在新华医院里的“身份证”,记录着病人的基础信息,包括生命体征、用药治疗、手术等。

徐婆婆将要接受腹腔镜下恶性肿瘤切除手术,通过扫描腕带,护士手中的PDA上还跳出徐婆婆要带入手术室的药品和物品,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氟尿嘧啶注射液,前者是抗生素,术前两小时要用,后者是化疗药物。还有一根腹带、一根鼻胃肠管,前者是手术后用,防止伤口崩开,后者是手术中用。

新华医院有大大小小近70个科室,每天涉及转运的手术平均达240台。与大部分三甲医院类似,此前新华医院的病人从病区转移到手术室,靠的都是护士手工记录、核对,直到去年,这家医院推开“基于移动端住院患者转运交接”,适用所有病区转运、病区与手术室间转运、病区与检查科室之间转运。

“医嘱PDA扫描系统的记录要求‘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品、正确的用法’,住院病人有的要用10多种药品,根据病情,有的还要带着导尿管、引流袋等进手术室,原本全靠护士手工誊抄、交接。现在借助电子转运系统,不仅减少护士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人工核对的基础上再添信息核对,进一步减少差错的可能性。”外科一病区护士长施玥歆告诉记者。

“床边医嘱”:打通护士台到病床的“最后10米”

在急诊重症监护病区 (EICU),护士清一色在病人床边的电脑上记录病人的体征变化、用药情况等。年轻护士庄怡青对这个“床边医嘱”系统有着十分深切的感悟。

2012年,庄怡青因为车祸,住进了自己工作的新华医院EICU,因为右耳鼓膜穿孔,她的脑积液不断漏出,导致脑组织肿胀、面瘫。

“23岁的我就这样躺在病床上,痛苦地看着天花板,第一次体会病人的感受。以前病人和家属总问,为什么EICU不能有家属陪护,为什么不能使用手机,我们的解释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为了免除机器干扰。但当自己躺在病人的位置上,我开始理解他们:对病情、对将来的人生、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未知的恐慌,多希望有个人陪在身边!”庄怡青用了3个月康复,并重回岗位,去年,当得知病区要在全院试点“床边医嘱”,她表示绝对支持。

EICU收治的都是急诊最危重的患者,这里的护士说,患者每次生命体征的变化都要输入电子病历档案,单论记录这项工作,就能把护士“绑”在电脑前坐一天。而如今,借助“床边医嘱”,护士走到患者身边,一边记录,一边与患者交流。新华医院护理部信息专管员刘萍说,打通从护士台到病床的“最后10米”,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也拉近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距离。

输液管理:给临床服务“优化升级”

在新华医院走一圈,记者还看到很多信息化新产品。

在外科一病区,“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对接医院的HIS数据库服务器,记录着每个病人的病情与输液情况,相关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传输到护士台对面的电子显示屏上。借助称量监控,一旦某个患者的输液量低于5毫升,系统会翻出“红牌”,提醒护士前去拔管。如果患者的输液滴速过快,系统也会自动报警,提醒护士前往查看。

“如今空巢老人多了,无人陪伴的情况很多,有了这套系统,家属很放心。”刘萍说,初步统计显示,“智能输液管理系统”试点后,病区的响铃率从80%减少到30%,大叫“护士”的情况少了,病区环境好了,患者感受度也更好。

去年6月,新华医院成人和儿童输液室还同时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利用PDA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和药物核对,节约了护士的查对和记录时间;通过“叫号信息管理”显示输液排队状态,患者、家属还可通过手机App应用“新华E院”了解排队等候时间。

这些星星点点的升级版服务背后,是由护理部主任、护理部信息专管员、护士长、信息科护理信息专管员,以及各类软件工程师等组成的“跨团队护理信息管理委员会”。这个医院里的“新鲜部门”办起了一件意义不小的事:收集各种临床需求,与软件工程师讨论、开发信息化解决方案。

借助这一工作机制,去年新华医院实施了多个护理信息项目,涉及医院整个工作流程、质量管理、用药安全、教育培训等多方面。“也许很多工作患者未必感受得到,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造福患者的。”护理部主任姜丽萍说。

手记

行动起来,为了更好的医疗

在5月12日护士节前来说新华医院的这个案例,很有意义。

第一,它刷新了我们对护士的传统认识,这些“医生的好助手”的角色早已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新华医院的护士们通过走近患者,发现临床上有待改进或值得优化的地方,借助医院全新的工作机制———“跨团队护理信息管理委员会”,与软件工程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其次,正是这些紧贴患者的观察,让“病人电子转运”“床边医嘱”“输液智能提醒”等探索,从简单地改善医疗外环境,深入到医疗核心领域,即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等。

同时,透过这些探索,更让我们读到了一家医院对患者的温情关注。

事实上,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对医疗机构的“规定动作”,各家医院都在推进。新华医院护理部主任深有体会地说,很多信息化工作未必在短期内见效,但她相信,当大家是秉着“为了更好的医疗”这个目的出发,患者最终一定能感受到这项工作的意义。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