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懂,却也什么都不懂”

2017-05-26信息快讯网

 

别让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懂,却也什么都不懂”-信息快讯网

■席酉民

大学走到今天,几乎大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新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是,究竟如何做,才是以学生为中心?

身处大学,如果一个月都不与教授交流挑战一次,一年交多少学费都太多,如果每周都能够接受“高手”的挑战,付多少学费都不嫌多,象牙塔中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强大,这才是大学的价值之所在。

反思当下社会,线上教育的出现,使得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以廉价的方式学习。学生即便不来学校也能学习。

如果我们政府和社会逐步认可这种线上学习的方式,并且允许教育机构颁发网上学习学历,市场将立刻催生一批在线课程公司。这些公司可以聘请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上课,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支持学习。进而,更多公司看到“甜头”和机遇,将立刻加入到这一潮流。

就课程质量而言,没有一家学校可以就某一门课与课程公司竞争。

但,这将立刻引发另一个问题,大学会被打败吗?

如果我们这样的实体大学不想被课程公司打败,那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校园的教育给学生超越课程的价值?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学校将面临很多挑战。

其实,就这一问题,已有很多讨论。有人认为未来大学可能面临破产,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甚至称,未来10年美国的大学有一半面临破产。

我们还得思考一个现象,当今社会,在线教育和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让人们很轻易就能得到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学生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几乎能得到所有问题的简单信息和答案。

暂且不论对错,至少从表面看,“在线”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尽管它常会被诟病“不够深度”。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学生什么都懂,但似乎又什么都不懂,因为他们的认知缺乏深度。

那么,大学校园如何帮助学生?

大学的重要作用就是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并形成各类学术共同体,提供实验环境和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例如,西浦帮助学生构建了四种导师体系。如果你积极走近教授,每天有一个教授级的人来挑战你,那么,在这样的挑战下,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一个学生一个月或一个学期都不找教授,那可以说,他交的学费基本都浪费了。

我想告诉学生,不善加利用大学的价值,你们不仅在浪费父母的钱,也是在浪费你们的生命。

因为人的进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在一次次与高手的较量中产生的,面对的高手越强,你也会变得越强,甚至与高手谈一次话,就可能影响你一生。

这就提示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资源里面得到该得到的东西,如何在校园里站在网课公司的肩膀上获得超越网课的价值,这非常重要。

传统的教育,我们总担心学生不够有知识,但是现在,如果学生的知识太多,而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才令人担忧。因为这会使得我们的世界有知识的人太多,有智慧的人不多。

现在有知识的人太多,任何人手握智能手机,就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样能够看得比别人远,比别人快,那就需要智慧。智慧是感悟的,智慧是效仿的,智慧是在一种环境下通过刺激获得的。获得智慧后才能有造诣,大学要培养的就是有造诣的人。

在强调大学校园学术共同体、资源和互动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要更进一步了解大学校园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我想,大学校园其实可以通过研究和训练,帮助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进而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深度和高度,让他们成为有个性、有追求的人。

我们并不希望僵化的大学体系去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是希望营造创新的生态,帮助每个学生释放聪明才智。现在确实有一些项目强化了僵化的体系,没有促进大学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麻省理工学院做过一项研究,用一个穿戴式设备检测学生大脑的活跃程度,结果发现,有些学生的大脑有时非常活跃,有时则很不活跃。

那么,当学生大脑不活跃时都身处何地? 在课堂上!

问题在哪里? 问题就在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依然是现在这种传统模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一门课、一本教材,学生记知识点,到了期末划重点,考重点,考了重点得高分,得完高分忘重点。这对你的人生有多大意义?

没有意义。离开学校后,什么都干不了。这样的课堂在现代技术环境下日益失去了价值。

大学就是制造一个平台,云集各种资源、条件,老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

传统的教育往往害怕我们的学生会无知,因为两个世纪前,人们的知识真的很有限,传递知识的手段贫乏、范围很小。我们从前经常有一种比喻,学生是一块海绵,应该吸收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丰富。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个智能手机比海绵吸收的知识还多。现在不是害怕学生不像海绵,而是害怕学生知识太多,而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学生容易变成气球,似乎什么都懂,但遇到问题一捅就破。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学生自己学,要通过大学的学习过程,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的人。

可惜的是,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挑战首先来自学生。中国的学生,特别是经过高考“锻炼”的学生,不少被训练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主动性。另外,家长也冲得太前,至今还有一二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家长跑来向我抱怨,这个食堂的饭太凉,那个食堂的菜太咸。

我想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选,而要家长帮忙选吃什么、喝什么。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让他们知道要跟高手过招,不懂要问,否则就是浪费爸妈的钱。

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对教育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来自老师。他们是学生的指引者,只有老师理解、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

第三个挑战是学校。学校如何构建一个支撑学生主动学习的系统。近5年,人才市场上对高校学生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据此也促使我们改变课堂和教学。

对中外合作大学而言,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我们走在前面,则永远不怕别人的挑战,但如果我们走在后面不动,我们的相对竞争力就会迅速地衰减。

真正的学习是学生的改变,好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完全有自我导向能力。也许会很困难,但成长很多时候就是发生在艰难的环境下。

西交利物浦希望以帮学生成长为目标,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提倡研究导向性的学习,我们要探索一种新的、在下一个十年仍然先进的教育方式。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为了让学生能从事研究、热心参与研究,我们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化自学。为此,很多家长跑来质问我,既然都要学生自学,那交那么多钱干嘛。还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讲的不如高中老师清楚。

我说这就对了,高中老师讲清楚你就不用学了,自己学清楚就进步了。其实,大学老师不是讲知识点,是引导你学习,自己学清楚了,你收获更多,进步更大。如果你习惯用记知识点的方法学,大学老师肯定不如高中老师;如果你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或能力的训练,大学老师的办法会比高中老师老。

教育上有一个建构主义理论,即真正的学习是学生的改变,学生天生有自我导向能力,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帮助者。教学虽然始于课堂,老师要制造一种环境,制造一种机会,引导学生针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当学生发生改变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有一天晚上10点钟,我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到建筑系的楼里,看到很多学生依然很认真地在学习。在西交利物浦,有的学生为了学习不能睡觉,我想,有时成长就是这样,环境越是艰难,成长得也就越快。你想要舒服,就别想成长了。

那么,如何帮学生? 我们要去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本身。如何通过一点点干预让学生的教和学互动,如何通过教育让学生学得更好,这都是学校要思考的。

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让他们学习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让他们要有一种动力,每天不满足于自己从而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让你永远站在竞争的前线,这是很重要的,让你形成一种人生的规划。

最后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学生形成整合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提倡研究型学习,老师从过去的教书改成领导学生研究,关注点从关注知识到现在关注问题和现象。这个知识干什么用? 老师上课的时候更多用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和研究之旅。

学生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学会整合知识,学会解决问题,最后学会全面能力的提升。这比得到一个高分更重要。

我对教育的体会就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了以后一辈子的作用是什么? 其次,是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技术,大部分老师很擅长说这个,但很少讲这门课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是什么,这恰恰很重要,学到了事关一生。

如果我们在教育上能实现这些改变,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从一个海绵变成一个有造诣的人,或者从一个气球变成一个有造诣的人。

(作者为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拒绝刷题,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美”
雄安新区将配套什么水平的医疗教育资源?习近平一句话指明方向
印度中学训练学生双手写字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韩国小学三年级学生幸福感为世界最低水平
上海132个学区的学区房价最新出炉 是不是学区房一目了然
课堂宿舍被公开直播 4万点击将学生隐私置于何地?
“皮皮虾我们走”是个什么梗?不仅玩到航母上,还出了单曲
没错!我们承诺过的!那辆满载爱上海理由的地铁,今天发车了!
我们的“大鸟”刷爆朋友圈
丢人丢到了国外!四中国留学生代考托福在美被抓
2017全球最具潜力大学200强,看看有没有你的学校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
上海市百灵鸟少儿艺术团《希望的歌谣我们唱》专场演出举行
【图解】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上都讲了什么
赞!这生生不息的上海老品牌 全是我们的记忆
汪曾祺逝世20周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汪曾祺
未来,传统学校将被“学习中心”替代?
卓越高中期待怎样的“好老师”
新高考时代,哪些学生更有获得感
为什么每次表扬之后,这孩子都会骄傲得退步呢
留学班里只有你1个中国人or全是中国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今天,让我们一起体味先民生活智慧
女大学生离校1月宿舍变鸟窝 不忍惊动任其搭窝
美大学生玩游戏破纪录 累计赢得21万元奖金(图)
好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手上
【六一】穿越二十年 我们带你找回年少的自己!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上海美影厂和国漫
女教师与学生发生关系 触犯猥亵儿童罪获刑3年
组图:那些年我们喊过的高考口号
韩正参加庆“六一”主题活动,要求上海努力办好每所家门口的学校
这张“歪果仁”抢着要的好人卡,藏着什么福利?
看看孩子心中的创世英雄什么样
“不差钱”的文学奖,差了点什么?
白先勇说《红楼梦》:我们有恢宏的传统,需要让传统文化复苏
请不要再问我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了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