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梦想时代 照亮中国前程———写在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之际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高考!高考!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梦想破土而出:197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
正在地质队担任物探操作员的黄大年白天上班,晚上在营营蚊雷中、昏昏油灯下刻苦攻读……最终,成为27万“幸运儿”中的一员,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人生命运就此改变。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8月初,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者纷纷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得到邓小平明确支持。从8月中旬开到9月下旬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激烈的争论后最终达成共识,改变“推荐上大学”的招生方法,恢复高考。
当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据统计,1977年和1978年两届考生共有1160万人。
对于当年高考的盛况,77级山东考生刘相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场景,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夫妻携手同进一个考场,同挤‘独木桥’。我所在的那个小县城当时有90多万人口,参加考试的人非常多,但最终过了成绩、政审、体检关进入校门的还不到50人。”
那是积聚了太久的渴望,那是压抑了太久的梦想,那是一个国家重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旗的序曲……
1978年,从部队复员仅仅两个月后,刘震云参加了高考,并以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中文系。
“如果没有77年、78年高考,那我可能会像我表哥一样,在建筑工地搬砖。”刘震云说。
同样在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得知消息,张艺谋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跑到考场。彼时,他正在陕西农村插队,和农民一起下地干了三年,后来被招到咸阳棉纺织厂当搬运工,一干又是七年。后来,张艺谋如愿考上北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改革为梦想披荆斩棘:四十年风雨变迁,高考点亮更多希望
“恢复高考是在‘两个凡是’还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意义远远超出教育本身,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
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则是改革浪潮不断向前的有力见证。
从1983年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到1985年“双轨制”和“自费生”出现,再到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从早期理科7门、文科6门的考试科目,到1999年开始推行“3+X”的科目设置,再到2017年即将在上海、浙江试行的“3+3”考试科目……高考改革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中摸索前行,在国家发展的需求中积极求解。
从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2014年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学生在居住地参考;从2012年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到2015年对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做出明确规定……高考改革不断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从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再到2014年底,教育部出台规定,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变得更加灵活多元。
2013年12月,决定放弃残疾人单独招考而参加普通人高考的45岁盲人李金生,来到河南省确山县教育局报名高考,却未能成功。对方告诉他,“目前高考还没有盲文考卷”。几番争取和沟通,李金生最终获得参加高考的机会。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2014年3月底,教育部在年度招生工作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为盲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便利。
2015年6月7日上午,在志愿者的搀扶下,盲人姑娘王香君走进为她单独设置的“盲人考场001”,触摸到从北京专门为她制作和运来的盲文试卷。曾在黑暗中蛰伏的梦想终于化茧成蝶,王香君以超过安徽省艺术类本科线10分的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
一场可以称为“私人订制”的考试,正是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生动注解。
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
“回想40年前,我国还在强调‘两基攻坚’,即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那时,高等教育尚处在精英教育阶段。”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现在,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普及化的阶段迈进。”
高考制度的改革,印证着时代的进步;而高考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脚步。
1978年夏天,已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从那以后,他就像上瘾一般,每年都收藏一份。如今,他已经连续收藏了39份高考试卷。这位家住江西南昌蓼洲街社区的70岁老人,已成为高考风雨变迁40年的见证者。
梦想为未来凝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高考制度恢复这4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的40年,也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40年:
40年来,以高考为入口的高等教育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职业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2016年,全国共有118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72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7.8%,再创历史新高。
“高考虽然表面上看仅仅是教育考试,但能否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进入大学深造,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刘海峰指出,恢复高考前三年,有90多万人才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批人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成为重要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中国30多年来经济起飞和高考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
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春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考制度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经历三次高考,俞敏洪实现了自己走出乡村、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创业兴办教育,他又让教育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生活。
“恢复高考开放了一片天地,不仅让每个人自由挥洒能力,也成就了一个英雄时代……”俞敏洪说。
“从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考运与国运紧紧相连,与社会进步紧紧相连。考试制度改革是时代的反映。”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认为,“我们的考试制度改革不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
近年来,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考改革也在探索新路径、新手段中不断向纵深推进。
2017年,是新高考改革落地元年,以上海、浙江为代表推进的改革试点正在探索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方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为“不拘一格选人才”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认为,除了选拔功能,高考因其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主渠道的特殊地位,对于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教学,客观上还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为此,高考的功能定位、内容改革及命题实施,也应为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实施发挥关键的导向作用。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语文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着这样一个把国家与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考试制度。40年前,高考曾让亿万个梦想重新放飞。而今,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之近———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姜钢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0载光阴荏苒,岁月将一段段轰轰烈烈的往事定格成一幕幕全民的集体记忆,历久弥新。
40载岁月如歌,已是“不惑”之年的高考,依然继续着选拔人才、服务国家的神圣使命。
今年,近千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虽然,一张张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但它依然寄托着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新华社记者 胡浩 施雨岑 史竞男(据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