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入口,迎接下一个“BAT”

2017-08-15信息快讯网

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用时25秒写出一篇“10万+”点击量的新闻稿;经过临床初步应用,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沃森医生”上周起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正式“执业”了……不经意间,生活中人工智能(AI)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本以为等候在“不久的将来”的人工智能,却已经和我们在“今天”碰面了。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已经起航。对于人们所表现出的“猝不及防”,专家提醒,不能简单地把人工智能看成某种单一的技术或者产业,它更是一种能力,将在未来颠覆我们的产业形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无处不在,却又难觅交集

国际知名智库、美国高德纳(Gartner) 公司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位居榜首。报告认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最具破坏性”的技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卓越的计算能力、漫无边际的数据集,以及深度神经网络领域超乎寻常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郭重庆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技术变革红利、人才红利和资本红利,而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技术变革红利。

为了抢占“人工智能革命”制高点,各国纷纷推出人工智能计划,包括美国的“大脑计划”、德国的“工业4.0”和我国的“智能制造”。国务院近期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从各国举动不难看出,大家已经把人工智能视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驱动力。”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辉说,对于人工智能具有颠覆当下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一点,科技界已形成共识,但在产业界,许多企业还不知道如何与人工智能有所交集。

每一场入口争夺战都将造就神奇

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方式驱动社会变革?不妨回顾一下当年的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以搜索为入口,诞生了百度(Baidu);以内容为入口,诞生了新浪(Sina);以社交为入口,诞生了腾讯(Tencent)。当然,还少不了现在无处不在的阿里巴巴(Alibaba)。

郭重庆说,正如互联网每个入口“争夺战”的胜利者都成为现在举足轻重的企业,人工智能任何一个入口上的爆发,都将创造出类似BAT(B即百度,A即阿里巴巴,T即腾讯)的世界级企业。

有统计称,未来30年,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总和,人机互动、万物互联将带来全新入口。试想一下,我们现在用键盘、鼠标或触摸屏去控制设备,而未来,当你对电视机说“请打开”,它就随你心意地自动开启了。自然语言交互,已成为全球普遍看好的人工智能入口。

微软的小冰、科大讯飞的晓译、小i机器人……许多公司都在尝试让机器理解人类语言。尽管语音识别领域已是“黑马云集”,但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张峥表示,语言入口的机会还在,“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款翻译软件、对话系统能够真正理解人们说了什么。”或许要实现这一突破,还需要神经科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这也是张峥目前正在从事的研究。

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入口是视觉,人类接受信息中70%以上来自视觉,一旦技术上突破瓶颈,改变将超乎想象。国家“千人计划”学者、人工智能仿生眼团队创始人张晓林正在研究让机器人拥有人眼一样的意识。“这可比‘阿尔法围棋’(AlphaGo)难多了。”他解释说,围棋棋盘只有不到400个格子、黑白两种颜色,如果将图像处理上的一个像素转化为对应的一个棋盘格,视觉识别所面对的,是要计算并处理上千万个格子的信息。

抓住机遇要有争分夺秒的危机感

如果不考虑电量,“阿尔法围棋”一天能下100万局围棋,这意味着“阿尔法围棋”早已今非昔比。在人工智能竞争场上,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变量。

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插上人工智能这对“翅膀”,人们基于数据可以解决超乎想象的若干问题。为此,许多企业正在转型。沃施园艺,一家从事园艺用品生产的传统企业,在新推出的除草机中植入芯片,以获得用户使用时间、频率以及油耗等数据。“英语流利说”首席科学家林晖正在寻求合作伙伴,开发“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人说英语的语库”,在这里,你几乎能听到任何一种口音的中国英语。

值得警醒的是,上海很早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但据专业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排行榜,入围行业影响力前20名的企业中,上海只有一家。

“人工智能很可能是胜者通吃。”张晓林的话充满了危机感,参与竞争者必须争分夺秒。对此,郭重庆表达了类似的紧迫:“各地都在加紧发展人工智能,上海要敏锐地抓住人工智能的产业契机,有意识地推动有潜力的行业快速发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