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您的暑假余额已不足20天
对不起,您的暑假余额已不足20天
您的孩子还在
每天睡到自然醒?
抱着西瓜吹着空调看动画片?
跑出去一玩就是一整天?
作业还没写完,整天就知道玩游戏?
……
暑假已经进入倒计时!!!
开学在即,是时候该给孩子“收心”了!
最近,看到后台有不少妈妈们愁容满面地反映说:“我儿子完全不看书,天天都在楼下和小区里的孩子疯耍,怎么得了哦?”
“我孩子的作业都还没完成呢,提醒他,他还嫌你唠叨!”“
我家娃娃的书本上面都有灰尘了,喊他预习下新学期的知识,他还嘻皮笑脸地说‘不急不急’”……
这种状态下去,开学可咋办?肯定适应不了啊!有的学校开学就考试,这不明摆着要考砸么……
▊ 1、作息时间不正常,每天睡懒觉
一到暑假,很多孩子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 2、 每天不按时间完成作业
暑假作业不按时完成,每天在家想着吃、喝、玩、乐,把学习抛到一旁去。
▊ 3、“沉迷”看电视,玩电脑游戏
孩子每天睡完懒觉起来,接着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完了之后再继续玩游戏去。
▊ 4、不吃正餐,专门吃零食
爱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放假在家,父母管的相对较轻松,孩子自己想吃什么就吃,导致正餐时间就吃不下饭。
▊ 5、养成做事懒散、不积极的坏习惯
孩子成天没规矩的我行我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我现在放假在家,有的是时间,这个今天不做,可以推到明天来做的思想。
▊ 6、依赖性增加,什么事都不自己做
平时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可一到放假,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况下,变得事事依赖长辈。
▊ 7、乱发脾气
作息紊乱等不良习惯给孩子带来的副作用那就是脾气暴涨,一没有顺着孩子的意愿,孩子就乱发脾气。
的确,孩子天性是喜欢玩的,这时候妈妈们应该怎样引导呢?
“收心”不到位,开学肯定累!
其实,不止妈妈们着急,老师们心里也不安稳。一位任职10多年的班主任说:“每年秋季开学,课堂上心不在焉,见书本头晕目眩,一听课心思跑远,遇考试愁眉苦脸。这是很多学生秋季开学后的状况,我们把它称作“ 暑期综合症”。暑期综合症让学生们久久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浪费开学后的宝贵时间,影响后续的学习。”
开学之后,孩子又高了一年级,又成长了一步,暑期综合症的负面影响就更大——容易造成开学考试或分班考试成绩不佳,继而削弱学生们的信心;容易造成基础不牢,让学生们在未来花费更大力气来补。
的确,暑假时间长,学生们没有学习压力,在轻松的状态和玩乐的过程中,上学时的生物钟被打乱,注意力分散开来,骤然进入学校,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来进行学习。通常,出现这种状况时,并非学生们不想好好学,而是他们没有足够强的自控力来迅速完成自我调整。都是暑期综合征惹的祸
中文病名:暑期综合征
常见症状:困倦乏力、情绪低落、心烦意乱、上课走神、学习效率低下
多发群体:即将开学的广大中小学生病理学分析:进入暑假后,小患者们再不用天天牵挂学业,会变得非常放松,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玩乐中,往往还会沉迷于睡懒觉、玩游戏、看电视等活动中,导致生活节奏被打乱,运动减少,人际交往缺失。而且,因为没有进行开学的适应调整,在突然进入规律的上学状态后,身心都无法适应,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萎靡症状。
治疗方法:开学前7~10天实施“收心疗法”,每天坚持。
因此,要避免暑假综合症的出现,就要给学生们一个提前调整的过程,也就是暑假收心,所以这一环节要由家长们来帮助完成。
“收心疗法”具体操作流程
1、 调整生物钟:暑假期间,手机、电脑的频繁使用,喜洋洋灰太狼、蜡笔小新等动漫的欣赏,使得孩子每天的睡觉时间都要比上课时间晚很多,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开学之前调整好生物钟,按照学校的要求规律作息和饮食。
2、 调整知识结构:暑假期间,孩子们只是应付性的完成暑假作业,对于通过做暑假作业所暴露出来的不足,大部分孩子是置之不理的。因此家长要叮嘱孩子,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基础上,要复习和巩固之前一年所学过的内容,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
3.收心要落实到知识学习上。不论是复习旧知还是预习新知,投入学习就给前进通道上了润滑剂,开学后才能畅通无阻。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用给学生们布置太多学习任务,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基础上,还可以拿来下学期的教科书进行预习。
4、调整学习计划:暑假期间,不同学生收获不尽相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千差万别。所好、更快的融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去。
5.掌握时间点:暑假收心最好是选在开学前一到两周进行。在这段时间内,不要再让孩子们安排耗时耗力较多的娱乐活动,提醒他们保持精力,逐步从散漫的玩乐状态进入学习状态,并找回上学时的良好习惯。
6.讨论新学期打算。可以开学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在交谈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还可以问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不用一次谈完,家长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这些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