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林麝,人工养殖是途径——全国最大林麝养殖基地县见闻
耳朵上打了耳标的林麝。本报驻陕记者韩宏摄
酷暑难耐的盛夏,记者来到秦岭腹地的陕西凤县探访林麝。凤县是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县。林麝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雄性林麝所产的麝香,是一种珍贵中药材,价格超过黄金。
占地6000亩的蒋家沟基地,海拔1450米,是陕西省科学院科研示范基地、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 林麝野外研究基地、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逢春制药凤县基地。这里有1068间圈舍、半散养区和野化驯化场,目前驯养繁殖着200多只林麝。
凤县已养殖林麝30多年
凤县有30多年的林麝养殖历史,是道地中药麝香的主要产区,林麝养殖已发展到350户,形成“经验+科研”“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县目前有持证公司13家,养殖场351个,存栏量9600只,数量规模占全国人工驯养规模的66%,占陕西省人工驯养规模的87%,年产天然麝香60余千克,每年新增林麝2000只以上,直接产值近6000余万元。
陈树民是全国和陕西省“劳模”,也是凤县家庭养麝第一人,已累计养麝300多只。为林麝进行剖腹产是陈树民的拿手绝活,最近4年他成功做了200多例。而在瓦房坝村,320户农户中有30多户养麝。养殖大户冯石亮告诉记者:“姊妹5人中有4人养麝,至少养了400多只。”目前,冯石亮的公司存栏1400只林麝,自繁成活率达90%以上,年产幼仔500只。
我国麝香需求量极大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艳说,有专家认为,近30年我国麝的数量锐减了90%,而在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中,含麝香的处方达295种,每年麝香消耗量极大,估计在1500千克。
“人工养麝是保护野生麝资源的有效途径。”王艳介绍,养一只雄麝相当于每年保护三四只野生麝,而每只雄麝每年平均可取麝香15克,10万只雄麝每年可取麝香1500千克左右。
近年来,凤县的林麝产业步入科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轨道,林麝栖息地正在逐步恢复和扩大。到2020年,凤县的林麝存栏量将稳定在1.5万只以上,年产麝香70千克,实现麝香纯年产值2800万元以上。
凤县副县长齐晓辉告诉记者,未来10年,凤县林麝养殖规模将达5万只以上,实现养殖良种化和科学规范化、麝香生产工厂化和标准化、交易平台现代化、终端产品多样化、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养殖发展全产业化。
13只人工繁育的林麝被放归自然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主编的 《中国麝类》 一书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麝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蕴藏量一度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麝香产量也曾占全世界产量的9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为猎杀取麝以及栖息地被破坏造成我国林麝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据学者估计,上世纪50年代我国麝属种群数量在250万只左右,到上世纪80年代仅剩约60万只,而到上世纪末只有不到10万只,此后,几乎每5年就减少一半。按这种速度发展下去,麝资源在我国将面临灭绝。
目前陕西野生林麝种群数量仅4000余只。近年来,陕西加大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的力度,并将林麝保护列入“十三五”规划,申报国家级林麝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省级林麝养殖中心和协会,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千亿元产值的“生态黄金”将成为现实。
通过强化管理措施,有效防止了种群退化。全省人工养麝的5市12县,养殖公司已发展到33家,人工林麝存栏量近1.5万只,全省目前林麝种群达1.8万余只,栖息地面积达4800余万亩,均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今年6月底,13只人工繁育的林麝被放归自然,这是补充野外种群、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拯救复壮林麝野生种群、促进基因交流的新探索、新尝试。“这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王艳说,“我们要给其他大中型濒危兽类动物的放归提供范例和参考。”
(本报西安8月2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