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科学研究,没什么比时间宝贵
诺奖得主马歇尔在同济大学做学术报告。江平摄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在全球科研工作者中,能摘获诺奖的从来都是“幸运的少数”。如果大多数科学家都没法获得诺奖,那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日前,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受聘同济大学担任特聘教授并做演讲。他直言,比获得诺奖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发现新东西,用新发现来帮助、造福世界上的其他人。
马歇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比起科研环境、经费等外在条件,最宝贵的是时间。研究者有时需要辛勤付出,有时则可以“偷点懒”———拿捏好平衡点,才能做成大学问、获得成功。
30年后再选一次,仍会“以身试菌”
在最初从事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时,马歇尔只是一位普通的医师,并不是顶着名校教授头衔的“学院派”。在诺奖史上,提到马歇尔,都要说说这位好汉的当年勇:30多年前,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罪魁祸首,马歇尔在实验室吞下了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让自己患上了胃溃疡。
当年之所以要“以身试菌”,马歇尔坦率地说,是因为他感到有一个真正的科学问题就在自己眼前晃,无法拿出更多的耐心去等待。作为一名科学家,研究幽门螺杆菌,当然可以循规蹈矩。比如,先积累一定量的实验数据,然后做动物试验、发表学术论文……如果这一切都顺利,进入临床阶段,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经费。
“按照传统的研究路径,我可能就要花上好几倍的时间,等上好久。而且受制于经费上的原因,研究也不一定能顺利进行下去。”因此,当时的马歇尔拿出非凡的勇气,选择了一条“捷径”:直接喝下幽门螺杆菌,证明它对人体健康有害。
有趣的是,尽管“以身试菌”的做法让学界开始关注马歇尔提出的假说,但此后真正弄清楚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去论证,这一系统研究的完成仍然耗时10余年。这可能就是马歇尔对时间非常感冒的原因:做科学研究,有时还真快不起来。他笑言:“如果今天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
做科研,短期发奋固然有回报但不可持续
在2005年获得诺奖后,马歇尔一直没有停止科研的脚步。获奖以来的10多年,他一直做着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机构合作,也乐于和病人、学生及学界同行交流。“获得诺奖,毕竟已经是过去时了。”而马歇尔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得诺奖这件事给他此后科研带来的真正影响是,获得的及时反馈少了。所以,对于身边人的赞誉,他有时不得不保持“警惕”。
“在没有得奖前,我到各地去做学术报告,自己做的项目的水平如何、哪些地方出错了,马上就可以获得同行的反馈。但得奖之后,我感觉听到的好话多了,意见则少了。”马歇尔由此谈及此次和同济大学医学院以及东方医院的合作,他希望在和中方同行开启全新科研领域合作的过程中,能多获得一些有建树的反馈意见。
身处科研界,马歇尔很清楚,有些同行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突破,非常拼命。“有的人可以每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也有的人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做实验、写论文。”但在马歇尔看来,短期的发奋图强,固然可以在研究上获得一些回报,但这样的科研状态并不持久。
要把研究继续推向更高的层次,抓住真正值得做的大问题,学者需要保持一种可持续的进阶状态。“有些时候不妨‘偷点懒’,要保证休息时间,提高效率。”
熟悉马歇尔的人都知道,他绝不是刻板“学究”,相反他非常热爱生活。据说,马歇尔是玩溜溜球的高手,还是不折不扣的IT控。生活中,他的另一个乐趣是做科普,用浅显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讲透。“现在很多年轻人和孩子不喜欢看厚厚的书,觉得太枯燥,我会把有趣的东西告诉他们,让他们喜欢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