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的滋味》由中信出版社推出:阿巴斯自述诗意电影的创作秘密

2017-09-26信息快讯网

《樱桃的滋味》由中信出版社推出:阿巴斯自述诗意电影的创作秘密-信息快讯网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伊朗]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著

 

btr 译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讯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1997年,阿巴斯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何处是我朋友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等作品均获国际大奖。《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一书近日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该书是阿巴斯首部记录电影创作的文字作品,是他一生导演历程的珍贵总结,细致讲述了对创意、拍摄、表演等方法论的经验体悟,提炼了阿巴斯独特的艺术审美与哲学智慧,展现了阿巴斯完整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一部诚恳的、兼具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诗意电影沉思录。书中,阿巴斯鼓励青年电影人细致观察日常世界,寻找永不结束的探索,并勇敢地表达自我。

阿巴斯的电影,用镜头凝视平凡人世,纯粹、简朴的故事给人以最单纯的感动。影像风格简洁而富有诗意,洋溢着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戈达尔评价他:“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

作者介绍

 

《樱桃的滋味》由中信出版社推出:阿巴斯自述诗意电影的创作秘密-信息快讯网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1940.6.22-2016.7.5)1940年出生于德黑兰,导演、诗人、剧作家、制作人、剪辑师,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一生拍摄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大师的一致推崇。代表作有《樱桃的滋味》(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9年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随风而逝》(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

 

《樱桃的滋味》由中信出版社推出:阿巴斯自述诗意电影的创作秘密-信息快讯网

阿巴斯导演的电影代表作《樱桃的滋味》

2016年07月05日,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

新书试读

△电影,如同诗,关乎节奏。

△一天,我去了城里最大的广告制作公司并自我介绍是导演。他们要求我写一个关于热水器的短片脚本,于是一夜之间我写了一首诗。我想象出一个冬日场景,第一场雪,那些冰冷而积雪的街道, 以及屋里的人们簇拥在取暖器前。几个星期后我在电视上——出乎我的意料——看见了一个主打我的诗的广告。他们甚至为此付了我钱。那是我导演生涯的开始。

△我从未受过任何正式的电影训练,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当我作为电影人起步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职业如何运作,这意味着我不害怕。我只是不知道有什么可害怕的。对那些已经从电影学校毕业的人来说,别因已经接受了正式的电影教育而骄傲。学校从来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指导可能有用,但你不需要任何人来告诉你去读一本书或拍一部电影。你要么想学习,要么不。太多人花费了四年来学习可能用四个星期就能消化和理解的东西。我总是认为最好的电影学校是你自己建造的那一座。

△我和我的电影一直以来在朝某种极简主义前进。我渴望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地拆解事物并删除多余的元素。能被删除的元素都被删除。累赘的一切都被剪掉。如果出现某样东西意义不大,那还是缺席比较好。如今太多的电影里有多余的东西。我们需要所有那些音乐和定场镜头吗?我希望仅仅向观众展示绝对的本质。

△当我谈论诗意电影时,我是在思考那种拥有诗歌特质的电影,它包含了诗性语言的广阔潜力。它有棱镜的功能。它拥有复杂性。它有一种持久的特性。它像未完成的拼图,邀请我们来解码信息并以任何一种我们希望的方式把这些碎片拼起来。

观众习惯于那种提供清晰、确定的结尾的电影,但一部具有诗歌精髓的电影有一定的模棱两可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看方式。它允许幻想进入,在观众的想象中发展,引发各种诠释。诗歌要求我们把主观感觉和想法与纸面上的感觉和想法结合起来以发现它的意义,这意味着我们的理解是非常个人化的。要不是有潜意识,大部分我们认为是艺术的东西都不会成功。一首诗字里行间发生的事情只在一个地方存在:我们的脑海里。电影为什么不可以同样如此?电影为何不能像诗、抽象画或乐曲一样被体验?电影永远不会被视为主要艺术形式,除非我们把不理解的可能性看作一种优点。

△《樱桃的滋味》的结构取自一首关于蝴蝶的波斯诗歌,蝴蝶围绕着蜡烛飞,离火焰越来越近,直到被烧毁。在电影里,巴迪驾车四处跑,直到他掉进为自己掘的坟墓。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一个男人被狮子追逐的传说。为了逃命,他被迫跳下悬崖,但被山腰上的植物根茎接住了。他发现自己位于身下巨大的山涧与追逐他的凶猛野兽之间。就在那时他发现有两只老鼠——一只白的,一只黑的——正在啃咬他悬挂其上的植物根茎。在这令人担忧的情况下,他看见山腰上长着一颗草莓,而在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情况下,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他伸出手摘草莓,并把它吃了。当我们今天早上醒来时,那时候死亡比现在更遥远。尽你所能享受生活吧。

译后记(节选)

越想越不明白——听阿巴斯老师上课

文丨btr

模棱两可的诗意

阿巴斯偏爱开放式结局。一如在《生生长流》里观众并不知道导演最后有没有找到那两个小男孩,在《橄榄树下的情人》末尾,我们也不清楚黄昏的长镜头里已然变成两个小黑点的男女主人公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或在《樱桃的滋味》里一心求死的巴迪在那场交杂着闪电和暴雨的黑夜之后是否活了下来。

在阿巴斯看来,如今“太多电影只是在灌输。观众被引领着不断期待清晰统一的信息。……出于习惯,他们不加质疑地接受提供给他们的东西——过量的信息或命令或解释——而没有兴趣自己发现事物。他们希望能够直截了当地看一部电影并立刻完全理解它。如果有一个瞬间是模糊的,整部电影都会变得令人困惑”。

阿巴斯偏爱的开放、模糊、困惑感、模棱两可甚至电影的“未完成”状态都与诗意紧密相连。完全可以将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伍》(2003)看作一首诗。“谁会因为不理解一首诗而批评它呢?甚至‘理解’一首诗是什么意思?我们能理解一首乐曲吗?我们能理解一幅抽象画吗?我们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门槛,在那儿理解模糊了,这时困惑来临。对于诗歌来说,无法期待即刻的、完全的理解。这种东西需要努力才能获得。”阿巴斯相信电影是为了引诱人们来看,来提问,而不仅仅是娱乐。

阿巴斯除了拍电影外,也热爱摄影,同时是优秀的当代波斯语诗人。诗性正是阿巴斯的电影、摄影和诗歌间的共通之处。有时他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一个诗意的瞬间比整部电影更重要,或反过来说,一部电影可能可以凝结在某个诗意的瞬间之中,如同《随风而逝》里引述的那首同名诗:

哎,我的小小一个夜

风与树上的叶子有约

我这一夜都在担忧凋零。

而阿巴斯的一组“越想越不明白”的小诗也完全可以成为阿巴斯电影哲学的准确注解:

越想

越不明白

为何真理那么苦

越想

越不明白

银河为何

那么远

越想

越不明白

为何

那么惧怕死亡

“越想越不明白”或许正是阿巴斯电影最迷人的特质。而读过这本《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之后,观众——无论是阿巴斯的影迷还是致力电影创作的青年导演,这本书对两者皆适用——应该能提出更多问题,应该会产生一种把阿巴斯的所有电影重看一遍的冲动。理解一个层面将可能引发对下一个层面的更多提问。“越想越不明白”是诗意的困惑,而这诗意会生生长流,“当我谈论诗意电影时,我是在思考那种拥有诗歌特质的电影,它包含了诗性语言的广阔潜力。它有棱镜的功能。它拥有复杂性。它有一种持久的特性。

来源:新浪读书、当当网等

发现身边的诗意:市民诗歌节为随迁子女开暑期专场
刘亮程散文精选集《一片叶子下生活》出版 老树画画插图打造全书诗意
李娟代表作《羊道三部曲》珍藏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将开幕 今年有什么看点?
《孤独的城市》引进出版 探讨现代城市人群特有的孤独感
那些电影难以表现之处就是文学开始的地方
郑重著《江南画派第一人:谢稚柳传》由文汇出版社推出“终极版”
方悄悄新作《与情敌同居》出版,真实书写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爱情
“富”起来的网络大电影更要有大格局
5岁男孩被电影院座椅“吞下” 只露出脑袋(图)
《竺可桢全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诗集《未知大学》出版
我们没有忘记黄蜀芹她的电影是解读人世的眼睛
百年协和医事:好医生如何诞生
有望成为中国首例被治愈的狂犬病患者已死亡,存活时间超一月
《刘禹锡传》出版前言:研究刘禹锡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3D昆剧电影《景阳钟》获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双奖
《守望丹青》出版:构建有格调有精神的肖像美术史
《毒木圣经》作者芭芭拉·金索沃成名作《豆树青青》出版
以时代楷模精神撑起电影思想厚度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幻舱》《噬梦人》由世纪文景策划出版 台湾新生代华语作家亮相
《魂斗罗》要拍中国真人版电影 你怎么看
书讯 | 中信出版社新书《孤旅》上市
万物皆相见,诗意四季游
赏华服,品香茗,把玩釉里红,满溢着日常诗意的丝路联展走进社区
“诗魔”洛夫今晨去世,享年91岁,他曾书写诗意人生
©2014-2024 dbsqp.com